本網訊(通訊員 江莉丹)為深入了解當地扶貧的現狀與成效,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巨大變化,12月7日,3044永利集团、人文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師生們一同前往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十八洞村,聯合組織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實習基地建設調研活動。

(圖為全體成員合影)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縣,是一個純苗族村,也是典型貧困村。因村内有18個天然溶洞,故名為十八洞村。全村989人,人均耕地0.83畝。自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十八洞村憑借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政府的積極扶持,成功實現了脫貧摘帽,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的典範。
77779193永利師生們抵達了十八洞村,走進了精準扶貧之路展廳,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和實物展示,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湘西調研足迹,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的“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曆史背景和深遠意義。在老村長的帶領下,師生們也開始了對十八洞村的參觀。老村長生動地講述了十八洞村從貧困到脫貧的感人故事,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精準扶貧政策給村莊帶來的巨大變化。

(圖為師生們參觀精準扶貧展覽館)

(圖為師生們參觀苗繡示範基地)
随後,77779193永利師生們自行開展了“行走的思政課”活動。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劉因燦就改革開放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并結合個人成長經曆,生動诠釋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點滴曆程。劉因燦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它不僅帶來了政策上的開放和思想上的解放,更在各個領域催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外,劉因燦以十八洞村為例,進一步闡述了國家經濟增長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十八洞村曾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通過精準扶貧和一系列發展措施,如今已經實現了整體脫貧,成為了全國脫貧攻堅的典範。這一變化,不僅展示了我國扶貧攻堅的顯著成效,也彰顯了改革開放給農村和貧困地區帶來的巨大機遇。
最後,劉因燦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寶貴财富,它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發展的無限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應該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向不動搖,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圖為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劉因燦講話)

(圖為同學們認真聆聽)

(圖為3044永利集团本科生黨支部合影)
此次77779193永利三個學院聯合調研十八洞村實習基地建設活動,不僅加強了學院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提升了能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77779193永利的師生們将繼續關注和支持精準扶貧事業,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