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為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不斷完善和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的方式和途徑,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14年暑假(廣東:7月21日-27日)組織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進行社會實踐研修活動。活動目的在于通過組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參觀考察,使教師進一步了解國情,開闊視野,增強感性認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此次教育部組織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社會實踐研修活動由教育部研修基地華南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承辦。


教育部社科司教學處張威老師、研修基地負責人華南師範大學3044永利集团常務副院長陳岸濤、副院長魏則勝等領導、老師全程指導本次社會實踐研修班活動。參加研修活動的學員主要為來自全國各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一共40人。時間一周。我院廖勝剛老師參加了培訓研修活動。
本次研修活動形式、内容豐富多樣,開展了《關于“三個自信”的若幹思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若幹問題的反思》《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黃埔軍校與近代中國社會》《毛澤東與中國農民運動》《廣東曆史人物與中國近代史》等專題講座。通過社會實踐研修班的學習,學員們提升了理論素養,增強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學員們交流時紛紛表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揚廣東革命精神,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作為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實踐研修方面,整合當地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教育資源,開展導向正确、主題鮮明、内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社會實踐研修活動,參觀了黃花崗烈士陵園、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虎門銷煙博物館、林則徐紀念館、鴉片戰争博物館等廣東革命曆史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再現曆史場景和片斷,引起學員們強烈的心靈體驗和情感共鳴,目的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感性認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研修班要求每位參加活動的教師圍繞活動内容撰寫1篇3000字以内的研修報告。廖勝剛老師完成的學習報告是《黃埔精神的内涵及其當代價值》。研修活動于7月26日舉行了結業式。結業式上學員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彙報了研修班學員的學習收獲和體會。學員們一緻認為,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研修活動主題明确,内容豐富,形式多樣,感觸很多,收獲豐碩,決心以這次培訓研修為新起點,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充實提高,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教育,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