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學院新聞>>正文

  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新庚教授來我院講學

時間:2014-06-03 作者:  點擊:[]

 

本網訊(秋梅)學術交流是推動學術思想傳播,啟迪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的基礎性工作。為進一步加強學院學術基礎建設,積極開展主題新穎、形式靈活、注重實效的學術交流活動,5月28日,3044永利集团結合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邀請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新庚教授來學院作題為《群衆路線的理論顔淵和實踐創新》學術講座。講座由3044永利集团院長廖勝剛教授主持。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彭興富及該院張家界校區教學部全體教師、我校在中南大學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學位的全體學員分享了這場學術盛宴。

劉新庚教授是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湖南省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廣州軍區政治部特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授,湖南省委特聘的宣講團專家,湖南省反邪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南大學首屆研究生最喜愛的導師”,“湖南省幹部教育培訓名師”。劉新庚教授學術造詣深厚,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和參編國家級教材共15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在《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高教文摘》等刊物反響廣博。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1項。多次榮獲國家級和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界的著名專家。

劉新庚教授從群衆路線的曆史演進、群衆路線的本質内涵、群衆路線的理論依據、群衆路線的實踐創新四個方面對黨的群衆路線進行了全面宣講和深入剖析。他歸納了中華民族的民本思想、經典馬克思主義的群衆觀和我黨群衆路線概念的提出,介紹了群衆路線的基本定位:是在曆史進程中積累的财富、是黨的生命線和工作方法、是黨最大的政治優勢;分析了黨的群衆路線具有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深刻理論依據:“一切為了群衆”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一切依靠群衆”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把黨的主張變為群衆的自覺行動”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

劉新庚教授的報告得到了在場師生的熱烈響應。廖勝剛院長在總結中,高度評價劉新庚教授的學術講座既是關于馬克思主義群衆觀的學術報告,又是一堂生動的關于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黨課。劉教授的講座學術資源豐富、理論視角獨特、叙事方式新穎。劉教授的教育課思想境界高、問題意識強、體會收獲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