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學院新聞>>正文

3044永利集团舉行學術活動節系列講座

時間:2022-12-07 作者:  點擊:[]

(本網訊 龔亭韻)12月5日下午,3044永利集团于思政園1207VR教室舉辦第十四屆研究生學術活動節系列活動。3044永利集团副研究員劉仁貴老師、劉因燦老師受邀進行專題講座。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2022級、2021級全體研究生參加,2022級馬克思主義理論班何佳宇同學主持。

劉仁貴老師以“倫理與道德的關系”為主題進行了分享。首先,以問題為導向,從“什麼是倫理?”“什麼是道德?”入手,結合東西方的古今釋義,為同學們解釋了倫理及道德的概念。随後,闡述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倫理關系決定道德要求;道德是倫理的完成與展開;兩者通過應然性而貫通。深入闡述了道德要求要根植于倫理生活之中,道德要為人合乎倫理的生活辯護。講座過程中還強調了将倫理與道德混同的危害并論述了人性的四重道德境界。最後,以日常生活為落腳點,教導同學們要從倫理、道德中賦予人生以意義,要在日常生活世界中道德地安頓人生,在與自然、他人的共生共享中完成人生的展開與實現。講座臨近尾聲時,給同學們列出了建議閱讀的書目,并歡迎大家在課後與他進行深入交流。

(圖為劉仁貴老師發言)

劉因燦老師作了以“學術研究的曆史意義與社會關照”為題的講座。劉老師強調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離不開曆史和社會兩大維度。因為曆史基本上都是指人類社會的曆史,人類社會生活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展開的,人類社會生活不是以單個人的生活而展開,而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所展開。劉因燦老師強調,有明确問題意識、有一定創新性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定蘊含着研究者對曆史與社會的全面認知和深刻洞察,而不僅停留在概念和邏輯的推敲,或循環論證。曆史事實、社會事實是複雜、多樣的,因此怎麼描述事實、描述哪些事實,以及對事實的真僞判斷與價值評估不僅與研究者的知識結構有關,更與研究者的曆史觀、社會觀及其方法論有關。

(圖為劉因燦老師發言)

劉仁貴、劉因燦兩位老師的講座十分貼合于在場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非常具有引導性及實效性。此次活動,對我院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對大家的學術研究方面也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在場學生紛紛表示收益頗豐。


                 (責任審核人:柴緒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