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030503)
一、專業簡介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範)的前身為創辦于1982年政治教育專業(專科),1989年改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并升為本科,2005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目前,本專業專職教師18人,其中正、副教授15人,博士9人,教學科研能力強,獲各類省級以上榮譽10餘項,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學團隊。本專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持“三個面向”和“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主動适應我國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對思想政治教育高級專業人才的需要,結合77779193永利“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标,強調基礎理論與時代前沿、德育為先與綜合素養、專業知識與動手能力、專業技能與師範技能高度統一,努力打造省内乃至國内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專業。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和崇高的思想政治覺悟;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及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務實作風、國際視野,能在中學從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與研究,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相關政策研究、文教宣傳等高級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專業技能與方法的基本訓練。
1.掌握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發展動态;掌握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思想政治課(後文簡稱中學政治課)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中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
2.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及相關學科、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社會調查、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及邏輯思維方法和規律。
3.熟悉黨和國家關于宣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意識形态等方面的基本方針、政策與法規。
4.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社會問題、意識形态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運用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從事中學政治課教育教學及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正确執行黨和國家關于宣傳思想、文化、教育、意識形态等方面政策和法規的能力,具有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社會調查,開展專業文獻檢索、查閱和綜述,進行本領域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6.具有較強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良好的社會交往、溝通能力,以及開展班主任工作、校園文化與學生創新等活動的策劃、組織、管理能力。
7.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外語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8.具有過硬的政治素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專業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9.具有嚴謹的專業态度、務實的專業作風,強烈的社會責任心。
10.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
四、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學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
學位:授予法學學位。
五、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1)主幹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政治學。
(2)核心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教育心理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獨立設置的實驗(實訓)課、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及其他集中進行的實踐教學。
(一)實驗(實訓)課教學(見表4(2))
(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見表4(2))
1.教師職業認知實習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周,0.5學分,第2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直觀感知教師勞動,以“影子教師”、“教師助理”的方式初步體驗教師勞動,初步認知教師職業尤其是教師勞動的特點和教師的品格與素養,學會尊重教師的勞動,強化職業意識與教師職業認同。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2.教學基本功訓練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2周,1學分,第2、3學期完成(每學期1周)。
(2)内容和要求:教态、教師口語與規範漢字書寫訓練,教态較自然,口語表達無語綴,符合教育教學要求,能規範、工整書寫常用漢字,具備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功。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3.社會調查實踐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2周,0.5學分,第3、4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訓練與考查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基本能力,學會規範編制調查問卷,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訪談調查,掌握基本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規範撰寫社會調查報告。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4.專業認識實習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周,0.5學分,第4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觀摩中學教育教學和生産生活實際,初步了解教師職業和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認知本專業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強化專業意識,提升專業認同。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實習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5.思想政治工作實務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周,0.5學分,第5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訓練與考查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的基本能力,能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獨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步學會綜合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方法,學會規範撰寫宣傳文本。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6.科學研究基本技能訓練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周,0.5學分,第6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訓練與考查學生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借助調查研究的數據或檢索的文獻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規範撰寫研究論文。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7.教學技能綜合訓練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2周,1學分,第5、6學期完成(每學期1周)。
(2)内容和要求:訓練與考查學生課堂教學的基本能力,能獨立進行規範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課堂教學,學會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的各項技能。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出勤、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分考核。
8.畢業實習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2周,6學分,第7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學生到中學從事思想政治教學、班級管理實習,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開展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工作。
(3)考核方式: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習表現、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總結情況綜合評分。
9.畢業論文(設計)
(1)開設時間、學分和學期:12周,8學分,第7、8學期完成。
(2)内容和要求: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進行綜合檢驗,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初步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考核方式:按照學校和學院畢業論文管理辦法執行。
七、畢業學分要求
應獲得最低總學分165學分,其中課内理論必修課104學分,實踐教學18學分,選修課(含通識教育選修課11學分)43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