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校部機關各單位:
為順利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制定了《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方案》。現将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77779193永利
2016年6月22日
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方案
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号)、《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湖南省教育廳《關于啟動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湘教通〔2016〕102号)相關文件精神,湖南省教育廳将于2017年10月組織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開展審核評估。為切實做好審核評估的評建工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準确把握審核評估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深入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深入自評、紮實整改,突出内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内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我校本科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地方綜合性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标
(一)通過審核評估,着力提升“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與社會需求的适應度、教師和教學資源對人才培養的保障度、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對學校的滿意度、人才培養目标與培養效果的達成度”。
(二)通過審核評估,着力促進教育教學觀念更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機制,強化人才培養特色,促進學校内涵發展、特色發展,探索符合教育規律、具有時代特征、自身特點人才培養新途徑,形成鮮明的本科教育教學特色。
(三)通過審核評估,着力加強内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運行高效、保障有效的質量保障長效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為實現學校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評估内容及重點
1、評估内容。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湖南省教育廳《關于啟動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湘教通〔2016〕102号)要求,審核評估内容包括6+1個審核項目,涉及定位與目标、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6個項目和1個學校自選特色項目,包含24個審核要素、67個審核要點。(具體内容詳見附件1)
2、評估重點。審核評估取消了評價等級,重點考察以下6個方面内容:
(1)考察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與社會需求的适應度,人才培養方案與人才培養目标的符合度;
(2)考察教師和教學資源對人才培養的保障度;
(3)考察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
(4)考察學生學習效果與培養目标的達成度,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5)考察學校黨政領導重視本科教學、落實本科教學中心地位的措施及成效,考察人事、财務、後勤服務、資産等部門保障及服務教學的情況;
(6)考察學校2006年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
四、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審核評估工作的統一領導,紮實、優質、高效完成審核評估工作,學校成立審核評估工作領導小組、評建工作組、評建宣傳組、評建督查組和學院評建工作組。
(一)審核評估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遊 俊白晉湘
副組長:曹曉鮮黎奇升(常務)
成員:趙鶴平鐘海平龍先瓊王 绯黃昕
冷志明李定珍張蘭芳
工作職責:(1)研究部署和協調學校審核評估工作;(2)聽取評估工作彙報,研究決定評估工作中的重大事項;(3)審定學校評估工作方案、評估階段任務,以及學校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校長報告等重要評估材料;(4)确定審核評估工作中的重大建設項目和整改方案。
(二)評建工作組
組長:黎奇升
副組長:張蘭芳王先述庹清麻明友吳志祥
戴林富唐新平周華忠劉昌茂蔣林
成員:肖廷飛佘佐辰蔔愛華劉泳潔孟凡斌
鄭昭信王曉彤田躍國李愛華王 豔
傅偉昌 蔣輝吳曉李榮光
工作職責:(1)拟定評建工作方案及工作計劃,分解評建任務,落實目标責任,細化工作安排;(2)貫徹落實學校評建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協調各專門工作組及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3)布置、指導、檢查各學院、各部門的評建工作,組織開展校内專項評估、自評自建及預評估工作;(4)研究提出需要評建領導小組、校務會或黨委會讨論決定的重要問題;(5)及時了解評建動态,主動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彙報我校評建工作進展情況,加強與其它院校的聯系;(6)負責對各單位評建工作進行考核與評價,推介工作亮點;(7)認真做好評建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為便于工作開展,評建工作組下設評建辦公室、項目建設組,評建辦公室挂靠教務處,負責評建日常工作。
1、評建辦公室
主任:庹清麻明友
副主任:蔣 林(常務)李愛華
成員:杜建林劉 晗 李 超胡 斌李建鋒
吳青峰李 峰學校再抽調2-3名專職人員
工作職責:(1)研究評估政策、要素、要求和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狀态,提出審核評估建議;(2)制定審核評估任務分解方案及工作計劃;(3)及時彙總評建情況,研究評建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4)牽頭起草學校自評報告、特色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5)負責收集整理學校教學檔案、支撐材料;(6)拟定專家現場評估工作方案,準備專家評估案頭材料;(7)負責評建網站日常管理,完成評建工作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2、項目建設組
根據審核評估範圍和内容,将審核評估的要素和要點分解為7個項目組,分别由校辦、人事處、教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中心、學工部牽頭負責,相關單位參與,具體見下表。
項目分組 |
牽頭部門 |
組長 |
主要責任單位 |
定位與目标 |
校辦 |
王先述 |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教務處 |
師資隊伍 |
人事處 |
吳志祥 |
教務處、科技處、社科處、宣傳部、校工會 |
教學資源 |
财務處 實管中心教務處 |
張蘭芳 |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資産處、後勤管理處、基建辦、信息網絡中心、圖書館、體育科學學院、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校友會 |
培養過程 |
教務處 實管中心 |
庹清 麻明友 |
學工部、團委、科技處、社科處、招生就業處、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
學生發展 |
學工部 |
周華忠 |
招生就業處、團委、教務處、校友會 |
質量保障 |
教務處 |
蔣林 |
學工部、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人事處 |
特色項目 |
教務處 |
庹清 |
校辦、宣傳部、學工部、招生就業處、團委 |
工作職責:(1)由牽頭單位負責,圍繞審核評估範圍,提出教學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教風學風建設、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環境建設等方面的重點建設項目,并全面推進落實;(2)圍繞項目要點,負責教學基本狀态數據采集、分析與支撐材料收集整理,以及分項自評報告撰寫;(3)認真做好評建工作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三)評建宣傳組
責任領導:曹曉鮮
組長:戴林富
成員:宣傳部、信息網絡中心工作人員
工作職責:(1)制訂評建宣傳工作方案;(2)在全校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3)編制有關評建工作的宣傳材料,開展對外宣傳工作;(4)組織策劃學校辦學成就展;(5)制作學校改革與發展成果宣傳冊和宣傳片。
(四)評建督查組
責任領導:趙鶴平
組長:龍斌
成員:組織部、監察室人員和相關督查專家
工作職責:負責檢查、督促全校各單位迎評促建工作的進程和質量,及時通報評建任務的完成情況,确保工作順利實施。
(五)學院評建工作組
責任領導:聯系各學院的校領導
各學院成立評建工作組,由學院院長和學院黨委或總支書記擔任組長,主管教學副院長、學院其他領導、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學院辦公室主任、輔導員、教學秘書、教學督導組專家等為成員。
工作職責:(1)制訂本學院評建工作方案及階段工作計劃、落實措施,及時檢查評估任務落實情況;(2)負責本學院教學基本建設、各教學環節規範和評估等工作的開展,及時向學校評建辦公室反饋各類評估信息;(3)負責本學院教學檔案及支撐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向學校提供所需材料;(4)負責組織本學院自評、整改與建設工作;(5)認真完成學校下達的其它評建工作任務。
五、工作進程
為高質量完成迎評促建各項工作任務,做到重點突出、任務明确、推進有序,将評建工作過程分為“宣傳動員”、“自評自建”、“預評整改”、“接受評估”、“整改提高”五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如下: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階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1、工作目标
通過深入宣傳、動員,認真組織學習《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方案》、《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方案(試行稿)》等文件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學校推動、部門聯動、學院主動、全員參與”的濃厚評建氛圍,認真落實迎評促建工作的各項任務,對照評估标準和要求開展日常工作。
2、主要任務
(1)召開全校本科教學評建工作動員大會,全面部署校、院兩級評建工作;
(2)組織到省内外院校考察、學習和調研,邀請校外專家來校作輔導報告;
(3)成立學校各級迎評促建組織機構,制定迎評促建工作方案,按照評估指标體系分解評建任務,簽訂評建工作責任書;
(4)組織編寫《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宣傳手冊》,加強宣傳;
(5)組織舉辦各級各類專題培訓。
第二階段:自評自建階段(2016年7月-2017年3月)
1、工作目标
依據評估指标體系,按統一規範及要求,制定自查自建工作實施方案,深入開展自查工作,找出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措施,限期進行達标建設;組織校内自評,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整改和建設。
2、主要任務
(1)制定自查自建工作實施方案,細化自查自建工作任務;
(2)分解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采集填報任務,組織責任單位填報學校教學基本狀态的有關數據;
(3)各學院、各部門對照評估指标要求進行自我評價,形成自查報告;
(4)針對自查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建方案,對不合格項目和存在的問題限期進行建設和整改,使其達到合格要求;
(5)制定學校自評方案,組織專家開展學院審核評估;
(6)引進第三方機構參與學校自評,完成“在校生全程跟蹤評價”、“應屆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評價”等報告;
(7)根據自評情況,提出整改方案,進一步整改和建設;
(8)完成學校自評報告與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初稿。
第三階段:預評整改階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
1、工作目标
邀請校内外專家,開展學校預評估。根據預評估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建設與整改,進一步完善自評報告,充實各項材料,持續改進,為迎接審核評估專家組進校評估做好充分準備。
2、主要任務
(1)邀請上級有關領導及兄弟院校評估專家來校進行指導和咨詢;
(2)邀請校内外評估專家,開展學校預評估,全面檢查我校評估工作進展情況和質量,提出進一步整改意見和建議;
(3)對有關管理人員和師生進行訪談、測試;
(4)根據預評的意見和建議,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方案,落實整改任務;
(5)完成學校《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等評估文件以及對應評估指标體系的檔案材料;
(6)做好各方面的宣傳、展示工作。
第四階段:接受評估階段(2017年9月—10月)
1、工作目标
完成專家組進校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積極配合評估專家開展工作,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接受專家組的評估,确保我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順利通過。
2、主要任務
(1)制定專家進校評估工作方案,落實專家組進校評估的接待、聯絡工作;
(2)審定上報《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等書面材料;
(3)配合專家組做好實地考察和專家組意見通報會等工作安排;
(4)營造氛圍,調整狀态,激發熱情,上下協調,全力以赴,切實做到熱情、周到、細緻、高效迎接專家組進校評估。
第五階段:整改提高階段(2017年11月——2018年10月)
1、工作目标
認真整理分析評估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組織開展整改提高工作。
2、主要任務
(1)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提出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任務;
(2)召開整改動員會議,下達整改工作任務書;
(3)開展為期一年的整改工作,組織整改工作的檢查驗收,撰寫《整改工作總結》并上報;
(4)召開審核評估總結大會,總結評建工作,表彰評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全體師生員工必須正确認識開展審核評估工作的目的、意義和作用,牢固樹立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深入理解審核評估的内涵,明确目标,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切實做好迎評促建各項工作。
2、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照“學校推動、部門聯動、學院主動、全員參與”的原則推進評建工作,各級領導都要高度重視,實行“一把手”責任制,學校黨政一把手是學校總體評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教學單位、各部門黨政一把手是評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每位師生員工都是各自承擔具體評建任務的直接責任人,明确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
3、廣泛宣傳,層層動員。評建工作人人有責,全校師生員工要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從學校統一安排,各部門、各學院都要層層發動,人人參與,把任務和責任落實到人。
4、統籌安排,有序推進。迎接審核評估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級領導、各工作組都要加強理論研究,積極探讨,創新思路,紮實工作,嚴格按照工作計劃有序推進重點建設項目、學院審核評估、評估材料準備等各項工作。
5、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審核評估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各部門、各學院之間相互協作,需要每一位師生員工的主動支持,要樹立全校一盤棋的思想,互相支持,積極配合,攜手共進,高質量、高标準完成評建工作任務。
6、加強監督,嚴明紀律。各單位、各部門要對照本單位情況,明确工作任務與責任,抓好任務下達、項目推進、材料建設等工作落實,強化監督檢查,确保工作實效。要嚴明工作紀律,對工作積極,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到位,整改不力者追究其責任。
審核評估是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評估的結果将對學校未來的發展産生重大影響,關系到學校發展的全局。全體師生員工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團結一緻,奮力拼搏,紮實苦幹,以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實際成效,促進我校本科教學工作再上新台階,進一步推進有特色、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
附件:1、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方案(試行稿)
2、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任務及責任單位一覽表
3、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引導性問題
4、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進程表
附件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方案
(試 行 稿)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12〕4号)、《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号)等文件精神,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要求,結合我省高等教育實際,制定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以下簡稱審核評估)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突出内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落實高等學校質量主體責任,推動高等學校持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基本原則
一是目标性原則。審核評估突出目标的導向性,注重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的确定、實現與改進。
二是主體性原則。審核評估突出學校的主體性,注重發揮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保障中的主體作用,體現學校自我評估、自我檢驗、自我改進在評估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多樣性原則。審核評估突出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引導學校在貫徹國家質量标準的同時,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自身條件,合理制定學校的質量标準,形成辦學特色。
四是發展性原則。審核評估突出工作的發展性,注重建立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促進培養過程的改進與内涵的提升,持續提高培養質量。
五是實證性原則。審核評估突出判斷的實證性,注重以數據為依據、以事實來證明。
三、評估對象、條件及時間
1.評估對象。凡參加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合格”及以上結論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均須參加本次審核評估。參加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獲得“通過”結論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後也須參加審核評估。
2.評估條件。參加審核評估學校辦學條件指标應達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标(試行)》(教發〔2004〕2号)規定的合格标準;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須達到《财政部關于進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水平的意見》(财教〔2010〕567号)規定的相應标準。
3.評估時間。本次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時間為2016年至2020年。2016年遴選部分學校進行試點(試點評估對學校即為正式評估),2017年全面推開,2018年之前完成參加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合格”及以上結論學校的評估工作,2020年之前完成所有應該參加審核評估學校的評估工作。
四、評估的内容及重點
1.評估内容。審核評估的内容按照《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要求,根據我省實際進行适當調整和補充,主要包括學校的定位與目标、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以及學校自選特色等方面,涵蓋學校的辦學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标,教師及其教學水平和教學投入,教學經費、教學設施及專業和課程資源建設情況,教學改革及各教學環節的落實情況,招生就業情況,學生學習效果及學風建設情況,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及運行情況等(具體附後)。
2.評估重點。審核評估的核心是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标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重點考察“五個度”: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适應度;教師和教學資源條件的保障度;人才培養效果與培養目标的達成度;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五、評估組織與管理
1.評估組織。省教育廳負責統籌協調省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在教育部審核評估方案基礎上,制定審核評估實施方案及評估計劃、督辦評估整改,對評估工作進行宏觀管理與指導。
2.評估實施。成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負責評估意見的審核、評估工作的咨詢、評估申訴的受理與仲裁等;“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秘書處設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負責根據審核評估實施方案制定工作指南,并組織實施具體評估工作。
3.評估專家。組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審核評估專家庫,由具有豐富教學和教學管理經驗的評估專家及一定數量的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審核評估專家須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的統一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在審核評估實施中,進校考察評估專家組省内成員必須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審核評估專家庫中抽選;省外成員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院校評估專家庫中抽選,并不少于專家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服務平台。依托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提出被評高校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供評估專家組作為審核評估的依據。依托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管理信息系統,方便專家組和參評高校實施審核評估工作。
5.評估經費。省教育廳設立審核評估工作經費,用于開支專家組評估考察所有經費,包括交通費、食宿費、評審費等。
六、評估程序
審核評估程序包括學校自評、專家進校考察、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評估信息反饋與整改等。
1.學校自評。參評學校根據本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自我評估,按要求填報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
2.專家進校考察。專家組在審核學校《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及近三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基礎上,通過現場查閱材料、走訪、深度訪談、考察教學與公共服務設施、觀摩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等形式,對學校教學工作做出公正客觀評價,并将考察情況與學校交換意見。
3.形成評估報告。專家組進校評估考察結束後,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審核評估報告》應在全面深入考察和準确把握所有審核内容基礎上,對各審核項目及其要素、要點的審核情況進行描述,并圍繞審核重點對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總體情況作出判斷和評價,同時明确學校教學工作值得肯定、需要改進和必須整改的方面。
4.評估結論審議與發布。所評高校的《審核評估報告》經“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審核,并按年度形成全省審核評估總結報告報教育部,經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由省教育廳公開發布參評高校的審核評估結論。
5.評估信息反饋與整改。省教育廳将《審核評估報告》反饋被評高校,學校要根據《審核評估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認真制訂整改方案,切實開展整改工作,并在專家組離校1個月内向省教育廳提交整改方案,專家評估考察結束1年時,向省教育廳遞交整改報告。省教育廳委派督查組對高校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訪,督促高校把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并形成《審核評估回訪督查報告》。
七、結果使用與評估監督
1.結果使用。審核評估結果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反映,與學校辦學、發展直接相關,學校要根據審核評估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整改,省教育廳對評估學校的整改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對無故拖延、不按時參加評估,或者在評估中敷衍塞責、應付對待,或者評估整改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明顯的高校,省教育廳将提出通報批評,并約談學校主要領導,同時停止新設專業申報受理、減少本科招生計劃數,限制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及相關重大項目的申報。
2.紀律監督。審核評估要實行信息公開制度,開展“陽光評估”,相關政策文件、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分析報告》等予以公開,廣泛接受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監督,确保評估工作公平公正。嚴肅評估紀律,嚴格執行教育部對評估工作提出的紀律要求,杜絕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估風尚。省教育廳委托省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參評學校和評估專家以及評估組織工作的規範性、公正性進行監督檢查,對評估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同時受理參評學校對評估結論的異議申訴,并按相關規定進行仲裁。
附件2
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任務及責任單位一覽表
審核項目 |
審核要素 |
審核要點 |
責任 領導 |
牽頭 部門 |
主要責任 部門 |
1.定位與目标 |
1.1辦學定位 |
1、學校辦學方向、辦學定位及确定依據 2、辦學定位在學校發展規劃中的體現 |
黃昕 |
校辦(1、3、5、6、7) |
發展規劃處(1、2、3) 教務處(3、4、5、6、7) |
1.2培養目标 |
3、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标及确定依據 4、專業培養目标、标準及确定依據 |
1.3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
5、落實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的政策與措施 6、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的體現與效果 7、學校領導對本科教學的重視情況 |
2.師資隊伍 |
2.1數量與結構 |
8、教師隊伍的數量與結構 9、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及發展态勢 |
鐘海平 |
人事處(8、9、10、11、14、15、16) |
科技處(10、13、15) 社科處(10、13、15) 宣傳部(11) 教務處(10、11、12、13、14、15、16) |
2.2教育教學水平 |
10、專任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 11、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措施與效果 |
2.3教師教學投入 |
12、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情況 13、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參與教學改革與建設情況 14、激勵教師教學投入的措施與效果 |
2.4教師發展與服務 |
15、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政策措施 16、服務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政策措施 |
3.教學資源 |
3.1教學經費 |
17、教學經費投入及保障機制 18、學校教學經費年度變化情況 19、教學經費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
黎奇升 王绯 冷志明 |
教務處(17-30) |
财務處(17、18、19) 體育學院、基建辦、後勤處(20) 資産處(20、21) 圖書館、網絡中心(20、21、22、30) 實管中心(20、21、22、27、30) 國交學院(29、30) 校友會(29、30、31) |
3.2教學設施 |
20、教學設施滿足教學需要情況 21、教學、科研設施的開放程度及利用情況 22、教學信息化條件及資源建設 |
3.3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 |
23、專業建設規劃與執行 24、專業設置與結構調整,優勢專業與新專業建設 25、培養方案的制定、執行與調整 |
3.4課程資源 |
26、課程建設規劃與執行 27、課程的數量、結構及優質課程資源建設 28、教材建設與選用 |
3.5社會資源 |
29、合作辦學、合作育人的措施與效果 30、共建教學資源情況 31、社會捐贈情況 |
4.培養過程 |
4.1教學改革 |
32、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及政策措施 3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 34、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35、教學及管理信息化 |
黎奇升 李定珍 |
教務處(32-45) |
實管中心(34、35、36、38、39、40、41、42) 科技處、社科處(34、37、44) 學工部、團委(34、43、44、45) 招就處(34)國交學院(45) |
4.2課堂教學 |
36、教學大綱的制訂與執行 37、教學内容對人才培養目标的體現,科研轉化教學 38、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 39、考試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
4.3實踐教學 |
40、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41、實驗教學與實驗室開放情況 42、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綜合訓練的落實及效果 |
4.4第二課堂 |
43、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建設與保障措施 44、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科技活動及育人效果 45、學生國内外交流學習情況 |
5.學生發展 |
5.1招生及生源情況 |
46、學校總體生源狀況 47、各專業生源數量及特征 |
龍先瓊 |
學工部(48、49、50、51、52、53) |
招就處(46、47、54、55、56) 團委(48、49、50、51、52、53) 教務處(51、52、53) 校友會(55、56) |
5.2學生指導與服務 |
48、學生指導與服務的内容及效果 49、學生指導與服務的組織與條件保障 50、學生對指導與服務的評價 |
5.3學風與學習效果 |
51、學風建設的措施與效果 52、學生學業成績及綜合素質表現 53、學生對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滿意度 |
5.4就業與發展 |
54、畢業生就業率與職業發展情況 55、畢業生創業情況* 56、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 |
6.質量保障 |
6.1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
57、質量标準建設 58、學校質量保障模式及體系結構 59、質量保障體系的組織、制度建設 60、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建設 |
|
教務處(57-67) |
人事處(60) 發規處(63) 學工部(64) |
6.2質量監控 |
61、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内容與方式 62、自我評估及質量監控的實施效果 |
白晉湘 黎奇升 |
6.3質量信息及利用 |
63、校内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庫建設情況 64、質量信息統計、分析、反饋機制 65、質量信息公開及年度質量報告 |
6.4質量改進 |
66、質量改進的途徑與方法 67、質量改進的效果與評價 |
自選特色項目 |
學校可自行選擇有特色的補充項目 |
遊 俊 黎奇升 |
教務處 |
校辦、宣傳部、學工部、招就處、團委 |
附件3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引導性問題
為便于學校深入理解審核評估内容,有效開展學校自我評估,針對《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内容》中審核項目、要素和要點,拟定我省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引導性問題。這些引導性問題,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數據,時間跨度原則上為接受上一次評估以來的時間。考慮到不少學校上一次接受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相隔的時間比較長,可以重點考察學校接受審核評估時近三年的情況。引導性問題起引導作用,不具有限定性,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對這些問題進行相應的理解,甚至可根據學校自身特點提出不同的問題。
1.定位與目标
1.1辦學定位
(1)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發展目标是什麼?依據是什麼?
(2)學校教師、學生及校友對學校辦學定位、辦學理念、發展目标的認可情況如何?
(3)學校在辦學定位、辦學理念、發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實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1.2培養目标
(1)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标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與學校辦學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學校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标是否清晰?是如何确定的?與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标的關系如何?
(3)學校教師和學生是否熟知相關專業培養目标,并清楚自己對實現培養目标應起的作用?
(4)學校各專業培養目标的确定是否有業界人士和學生的參與?他們是如何參與的?
(5)學校是否有培養目标的評價與調整機制?如何實現持續改進?
1.3人才培養中心地位
(1)學校是如何正确處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之間的關系的?是否确立了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保障?
(2)學校領導是如何重視人才培養工作的?所産生的影響及效果如何?
(3)學校各職能部門是如何服務人才培養工作的?
(4)學校是如何确保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的?
(5)學校在保證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方面還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2.師資隊伍
2.1數量與結構
(1)學校的師生比如何?學校專任教師的數量及結構如何(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學曆結構等)?能否滿足教學要求?發展态勢如何?
(2)學校各專業主講教師隊伍的數量及結構如何(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學曆結構等)?能否滿足教學要求?發展态勢如何?
(3)學校實驗技術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的數量與結構如何?能否滿足教學要求?
(4)聘請境外教師及選派主講教師到境外學習培訓的情況?效果如何?
(5)聘請行業、企業兼職教師及選派主講教師參加社會實踐鍛煉的情況?效果如何?
(6)學校及二級教學單位是否制定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執行情況如何?
(7)學校的師資隊伍在數量與結構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2.2教育教學水平
(1)學校在鼓勵教書育人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制定了哪些政策措施?效果如何?
(2)學校教師如何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書育人工作中?有何成效?
(3)學校主講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如何?
(4)學校實踐教學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的業務水平如何?
(5)學校是否建立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評價機制?效果如何?
(6)學校在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2.3教師教學投入
(1)教師是否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學工作?自覺履行教書育人職責?
(2)學校主講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總數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講本科課程占總課程的比例?
(3)教師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資源向本科生開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學科前沿知識融入教學内容中?
(4)教師能否積極參加教學研究與改革?實際效果如何?
(5)教師在專業、課程、教材以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發揮了什麼作用?
(6)學校是否建立了教師教學業績考核評價制度?執行如何?
(7)學校是否有激勵教師投入本科教學的政策與措施?效果如何?
(8)學校教師在教學投入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2.4教師發展與服務
(1)學校促進教師教學發展的專門機構開展工作情況如何?效果如何?
(2)學校每年用于教師學習、培訓的人均經費是多少?是否能滿足教學與教師的需要?
(3)學校在服務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特别是關心青年教師成長,提升其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學校在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提升學曆及國内外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況?效果如何?
(5)學校如何在教師崗位聘用及薪酬分配等方面向本科教學傾斜?
(6)學校在關心與促進教師發展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3.教學資源
3.1教學經費
(1)學校是如何重視教學經費投入的?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學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
(2)學校投入本科教學的年度經費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情況如何?教學日常運行支出占經常性預算内事業費與學費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3)學校教學經費能否滿足教學資源建設和日常教學運行的需要?年度變化情況如何?
(4)學校教學經費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專門經費支持教學改革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否有實踐教學專項經費?
(5)學校教學經費使用是否合理?是否進行年度經費使用效益分析?結果如何?
(6)學校在教學經費投入和經費使用效益上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3.2教學設施
(1)學校的辦學條件指标是否達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标(試行)》(教發〔2004〕2号)中的合格要求?
(2)學校的實驗室、課堂教學設施、輔助教學設施、圖書館、體育場館設施等教學設施能否滿足教學需要?
(3)學校的教學、科研設施的開放程度和利用情況如何?能否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
(4)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及場地的完好率如何?有何保障措施?
(5)學校信息化教學條件狀況如何?優質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程度如何?
(6)學校教學設施的建設與使用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3.3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
(1)學校專業建設規劃的合理性和執行情況如何?
(2)學校對專業設置是否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執行情況如何?
(3)學校的專業結構是否合理?專業設置是否符合學校辦學定位?
(4)學校專業建設的成效如何?是否建設了若幹能夠彰顯學校辦學優勢與特色、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專業?
(5)新辦專業的建設情況如何?其人才培養質量能否得到保證?
(6)學校在制定各專業培養方案時,是如何處理培養目标、培養要求、課程設置等之間的關系的?是否體現了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和實際情況?
(7)各專業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教學環節是否得到落實?
(8)學校是否建立了培養方案監督執行和評價制度?效果如何?
(9)學校在專業設置與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及其制定(修訂)、執行等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3.4課程資源
(1)學校課程建設規劃的合理性和執行情況如何?
(2)學校課程總量多少?課程結構如何?雙語課程、實踐課程、選修課程比例是否符合培養目标要求?
(3)學校是如何保障課程資源建設的?建成了哪些網絡教學資源和優質課程?
(4)學校是如何加強教材建設的?成效如何?如何保障所選用教材的先進性與适用性?
(5)學校在課程和教材建設等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3.5社會資源
(1)學校在合作辦學、合作育人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學校與社會共建教學資源方面取得了什麼成效?
(3)學校接受社會捐贈的情況怎樣?其中校友捐贈情況如何?
4.培養過程
4.1教學改革
(1)學校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什麼?是否有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成效如何?
(2)學校有哪些激勵和促進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政策與措施?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内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3)學校在推進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有何總體設計與推進措施?實施成效如何?
(4)學校是否制定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如何将創新創業教育落實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中?
(5)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哪些重要舉措?取得了什麼成效?
(6)學校對學生創業實踐有哪些激勵機制?條件保障及實施效果如何?
(7)學校教學信息化程度如何?是如何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建設成效如何?利用率如何?
(8)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程度如何?教務管理平台是否能滿足教學管理與改革的需要?
(9)學校在教學改革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4.2課堂教學
(1)學校課程教學大綱的制訂、執行與調整情況如何?
(2)學校是否有課程教學内容更新的相關制度與要求?教學内容如何體現人才培養目标?是否根據社會的需求進行及時的調整?
(3)學校将科研成果轉化到教學内容上有無具體舉措?成效如何?
(4)學校對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好的做法?效果如何?
(5)學校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激勵學生投入學習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6)學校在考試方法上進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7)學校在考試管理上進行了哪些改革?如何通過考風建設促進學風建設?
(8)學校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如何改進?
4.3實踐教學
(1)學校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否與培養目标相吻合?實施情況如何?
(2)學校是否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的條件與資源能否達到教學要求?
(3)學校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開設與實驗室開放及使用情況如何?
(4)學校科研實驗室向本科生開放情況如何?
(5)學校是如何保障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的教學效果的?
(6)學校是如何保障畢業綜合訓練,包括畢業論文(設計)等的質量的?效果如何?
(7)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4.4第二課堂
(1)學校是否将第二課堂建設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課堂育人?
(2)學校第二課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取得了哪些育人效果?
(3)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怎樣?是否形成常态?成效如何?
(4)學校是否制定了關于學生校(海)外學習經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5)學校在第二課堂建設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5.學生發展
5.1招生及生源情況
(1)學校總體生源數量、質量和結構情況如何?
(2)學校各專業生源數量、質量和結構情況如何?
(3)在校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如何?學校為學生在學期間提供重新選擇專業的政策如何?
(4)學校的生源數量與質量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5.2學生指導與服務
(1)學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是如何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的?
(2)學校建立了什麼樣的學生指導與幫扶體系?效果如何?
(3)學校如何吸引和激勵專任教師積極參與學生指導工作?參與面和參與程度如何?
(4)學校學生輔導員和本科生導師(如有設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效果如何?
(5)學校為學生指導與服務提供了哪些組織與條件保障?
(6)學校是否建立學生指導與服務的評價反饋機制?學生對學校提供的指導與服務的具體評價如何?
(7)學校在學生指導與服務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5.3學風與學習效果
(1)學校在加強學風建設方面采取了什麼樣的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如何?
(2)學校學風如何?學生能否遵守校紀校規,誠實守信,考試違紀、抄襲作業等現象如何?
(3)學生的學業成績、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及學習效果如何?
(4)學校是否建立了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機制?是否将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狀況納入評價體系?
(5)學生對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滿意度如何?
(6)學校在學風建設和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5.4就業與發展
(1)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就業率、就業質量等)如何?
(2)學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業率與就業質量?效果如何?
(3)學校是如何引導畢業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與崗位工作的?
(4)畢業生在社會特别是專業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優秀校友?
(5)畢業生的創業情況怎樣?有哪些創業典型?可為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哪些借鑒?
(6)畢業生的專業發展與學校培養目标的吻合情況如何?對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有何啟發?
(7)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如何?
(8)學校在促進畢業生就業與發展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6.質量保障
6.l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1)學校是否重視教學質量标準建設?形成了怎樣的質量标準體系?
(2)學校教學質量保障的模式是什麼?體系結構怎樣?
(3)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否做到了組織落實、制度落實和人員落實?
(4)學校教學管理隊伍的數量、結構與素質是否滿足質量保障要求?
(5)學校對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制度保障與激勵機制如何?
(6)學校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6.2質量監控
(1)學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效果如何?
(2)學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評教、評學制度?效果如何?
(3)學校是否定期開展課程評估、專業評估和學校二級學院(系)的教學工作評估?效果如何?
(4)學校是否形成了全員參與質量監控的良好氛圍?
(5)學校在質量監控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6.3質量信息及利用
(1)學校是否建立教學質量信息跟蹤調查與統計分析的制度?
(2)學校是否按要求及時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質量報告是否全面、客觀地反映本科教學質量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學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學狀态數據庫,運行情況如何?是否及時采集并上報本科教學狀态數據?本科教學狀态數據是否真實、可靠?
(4)學校是否建立教學質量信息的公開反饋機制?這些信息的準确度與可靠性如何?
(5)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信息統計、分析、反饋與公開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6.4質量改進
(1)學校是否定期對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改進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學校質量改進的程序與機制是什麼?如何對改進效果适時進行評價?
(3)學校在質量改進中對已參加的外部教學評估(例如水平評估、專業認證等)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是否進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學校的質量改進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自選特色項目
(1)學校有無特色發展的總體規劃與設計?是否建立特色項目的培育機制?
(2)學校特色項目的主要内容、特點與成效如何?
(3)全校師生是如何認識和評價學校特色的?畢業生、學生家長及用人單位是如何評價學校特色的?
附件4
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評建工作進程表
主要階段 |
時間 |
工作任務 |
負責單位 |
宣傳動員階段 2016.5-2016.6 |
5月30日前 |
學校成立各級評建組織機構 |
領導小組 |
制訂詳細的評建工作方案,研讨确定重點建設項目和内容,落實負責單位 |
評建辦 有關部門 |
6月30日前 |
召開迎評工作動員和任務部署會,完成評估指标分解和評估任務下達 |
評建辦 |
确定評建工作責任人及聯系人等;評建人員、場地等落實到位 |
評建辦 各相關單位 |
加強審核工作網站建設,完成《77779193永利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宣傳手冊》編寫,加大宣傳力度 |
評建辦 宣傳部 |
組織業務培訓及外校調研 |
評建辦 |
自評自建階段 2016.7-2017.3 |
學院自評建設工作 |
2016年7月20日前 |
各學院制定自查自建工作方案,細化自查自建工作任務,完成工作計劃和進程安排的上報 |
各學院 評建辦 |
2016年9月30日前 |
完成學院本科教學基本狀态數據統計,對照評估指标要求進行自我評價,形成自查報告,并提出自建整改方案,落實整改任務; 組織開展學院自評自建工作的督察指導 |
各學院 |
2016年11月30日前 |
依據自建整改方案,對不合格項目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與建設 |
各學院 評建辦 相關部門 |
各學院完成自評自建工作,形成學院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态數據統計表及相關支撐材料等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有關部門 |
2017年1月30前 |
組織專家完成對學院的校内審核評估工作 |
各學院 督查組 相關部門 |
2017年3月30日前 |
完成學院各專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各學院根據審核評估意見,進一步落實整改措施,規範教學過程,推進教學改革和建設,完善形成齊全規範的教學檔案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各學院 |
學校 |
2016年6月20日前 |
評建辦組織讨論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發展目标和辦學特色等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
自 評建設工作 |
2016年7月10日前 |
确定撰寫工作組,各專項工作組分解任務,确定自評報告撰寫規範,明确各項目組撰寫分項自評報告要求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2016年9月1日前 |
确定學校審核評估工作方案,上報省教育廳 |
評建辦 |
2016年10月30日前 |
組織收集學校教學狀态數據、支撐材料等相關規範要求,各項目組及有關部門進行教學狀态數據和支撐材料的采集、整理等,以項目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自評; 填報教育部評估中心的教學狀态數據庫,發布2015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有關部門 |
2016年12月30前 |
文字材料組和數據材料組會同相關項目組,完成自評報告初稿、教學基本狀态數據及支撐材料等; 配合第三方機構完成《基礎數據調研與分析》、《教學質量建設與評價》、《用人單位畢業生跟蹤調查》等報告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有關部門 |
2017年1月30日前 |
評建辦公室組織各學院的迎評檢查,查閱相關教學檔案等材料,進行實地考察,提出整改意見,相關部門和學院根據意見進行進一步整改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
2017年3月10日前 |
審定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完善自評報告及支撐材料等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
預評整改階段 2017.4-2017.8 |
2017年4月20日前 |
邀請預評相關專家進校進行咨詢評估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2017年5月20日前 |
對相關管理人員與師生進校訪談、測試,完成校内預評估 |
評建辦 各部門 |
2017年5月30日前 |
根據預評意見和建議,形成整改方案,落實整改任務。 |
評建辦 各部門 |
2017年7月30日前 |
根據專家咨詢意見,完成整改工作 |
評建辦 各部門 |
2017年8月30日前 |
完善自評報告和本科教學狀态數據分析報告,優化支撐材料,填報管理信息系統中相關材料,形成專家評估案頭材料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向省教育廳提交審核評估自評報告等材料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接受評估階段 2017.9-2017. |
2017年9月30日前 |
完成專家組進校評估工作方案,完成專家組進校考察工作各項準備工作 |
評建辦 各項目組 |
2017年10月30 日前 |
迎接省教育廳評估專家組進校評估; 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協助專家開展工作,配合專家做好實地考察和專家組意見通報。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各部門 |
整改提高階段 2017.11—2018.10 |
2017年11月30日前 |
根據審核評估報告和專家現場考察的意見和建議,制訂改進方案,全面落實整改任務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各部門 |
2018年10月30日前 |
完成整改任務,撰寫《整改工作總結》并上報,召開審核評估總結與表彰大會,總結評建工作 |
領導小組 評建辦 各部門 |

77779193永利校長辦公室 2016年6月22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