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學院設置 管理機構 新聞中心 招生就業 合作交流 研究生 校慶專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培養 > 正文
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方案
2024-09-30 11:09  

2022版人才培養方案

 

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

 

3044永利集团成立于2005年,多年來逐步創建一批高水平教學科研平台、一支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一批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成果,辦學實力居全省前列,2016年獲湖南省首批重點3044永利集团。2006年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二級學科點,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點,現為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本學位點秉承以研究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強化規範的過程管理,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在省内外具有較大的影響。

 

一、培養目标

本學科專業按照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輻射全國、服務基層”要求,培養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能夠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與輔導員工作,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宣講工作及黨建工作,“品德好、能力強、吃得苦、後勁足”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具體目标如下

(一)具有紮實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堅持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确立”;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當代中國社會現實問題,批判各類錯誤思潮,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具備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具備先進教育理念和職業技能,能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和方法;了解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動态,熟悉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标準、教材内容,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能勝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能開展有效思政課教學研究,探索并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活動。

(三)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研究方法,能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和學科前沿問題,具備撰寫和發表學科科研論文的能力。

(四)具有良好的理論宣傳能力。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全面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有效組織和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策劃等思想政治工作,成為所在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秀組織者。

二、研究方向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旨在深入系統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科學内涵、精神實質和内在邏輯聯系,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側重于文本與基礎理論研究,旨在培養學術水平較高、能從事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概論課程教學與研究的專門人才。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曆史、條件、進程、成果、趨勢,重點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與基本規律,集中研究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旨在培養學術水平較高、能從事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教學與研究的專門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系統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範疇和科學體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動态與發展趨勢,以及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論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提供思想保障。旨在培養學術水平較高、能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政課教學與研究的專門人才。

(四)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方向主要研究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建設、改革的曆史進程及其内在的規律性“四個選擇”的形成、特點和規律及其對現實的經驗啟示。同時,注重地方性革命傳統、紅色文化以及近代以來湖南特别是武陵山區、湘西地區典型人物與紅色資源研究旨在培養學術水平較高、能從事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與研究的專門人才。

 

三、學制與培養方式

(一)學制

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含休學、保留學籍時間)。

(二)培養方式

1.實行寬口徑厚基礎一級學科招生二級學科培養。從研究生初試到錄取,注重寬口徑厚基礎,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招生。在學位基礎課上實行一級學科培養,旨在要求研究生全面、系統、深入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能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在專業方向課、培養過程以及研究方向上實行二級學科培養,尤其是學位論文的選題、寫作和答辯嚴格按二級學科要求執行。

2.導師主導與研究生主體相結合。研究生入學1個月内選擇、确定導師,制定培養計劃。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因材施教,采用研究式、讨論式、互動式教學方法,讓研究生充分參與學習、研究,啟發理論思考。要求研究生攻讀學位期間必須參加助教、助研和助管等“三助”活動以及參加學術講座、學術報告、讨論班、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活動。

3.導師負責制和學科組集體指導相結合。堅持導師負責、集體指導的原則,鼓勵導師們參與研究生成長指導。導師對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負總責,其他導師積極參與研究生學業指導。學院成立導師指導小組,對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等環節進行指導、督促。

4.注重研究生四種能力的培養。一是注重理論能力的培養,通過系統開設、開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等基礎課程,依托研究生學術沙龍、學術講座、學術研讨、學術論文彙報等形式,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二是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依托研究生“星火宣講隊”,65%左右的研究生投入黨政機關、國企、社區、中小學的理論宣講,以及基層黨建、文明單位創建評估等實地調研和實踐工作,增強了動手、動口能力;三是注重思政課教學能力的培養,增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課程以及大量的教學實訓,大大提高研究生的教學能力和就業應聘概率;四是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增開論文寫作與課題申報課程,試行“項目捆綁制”培養,研究生入學後必須參與導師的一個以上項目研究,加強研究生文獻檢索能力、文獻閱讀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學理分析的能力及成果産生能力的培養。

 

四、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一)學分要求

研究生應修30學分,其中,學位課19學分選修課7學分社會實踐2學分學術活動2學分。跨學科和同等學曆的研究生應補修本專業領域本科階段主要課程,要求通過考核,達到及格成績,但不計學分。


(二)課程設置

類别

學分

開課學期

備注

1

2

研究生英語I

32

2

 

修滿4學分

研究生英語II

32

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前沿問題專題

32

2

 

修滿15學分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

32

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

48

3

 

馬克思主義研究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32

2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

32

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2

2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32

2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32

2

 

每人選修4門課程(論文寫作與課題研究必選),不少于7學分

 

思想政治教育學專題

32

2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獻選編

32

2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專題

32

2

 

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工作史

32

2

 

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與實踐研究

32

2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32

2

 

區域紅色文化專題

32

2

 

論文寫作與課題研究

16

1

 

政治學原理

48

0

 

 

跨學科或同等學力研究生補修,随本科生開課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48

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48

0

 

 

必修環節

社會實踐

2

 

 

所有方向

必修

學術活動

2

 

 

 

五、實踐環節與學術活動

(一)實踐環節

社會實踐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本學科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完成不少于8學時的本科教學實踐活動,或者協助導師講授有關課程的部分章節、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帶本科生實習、課程設計和輔導畢業論文等工作10周以上。或者參加社會調查、課題調研、生産勞動、崗位實習、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導師合作項目等累計不少于8周的社會實踐活動,獲得2學分。社會實踐可根據學校、學院總體安排參加,亦可自選主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以提交實踐報告為依據,經審核後由導師組給出成績,合格者獲得實踐學分。

(二)學術活動

為激發研究生追蹤科學前沿的熱情,拓寬知識面,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訓練,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交流能力,活躍學術研究氛圍,本學科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參加相應的學術活動,包括主持或參加學術報告、學術講座、學術會議、學術沙龍、理論宣講以及各種專題研讨班等。

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學分要求達到2學分。其中主講專題報告和理論宣講每場計0.5學分;參加學術報告會及各類講座等每場計0.2學分;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計0.5學分。每次參加學術活動後須撰寫5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并填寫登記表,經導師簽字後方為有效。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對研究生進入學位論文工作之前的一次全面考核,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在課程學習結束、論文工作實施前進行,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表現、品德修養、紀律觀念、社會實踐等情況;課程完成及學習成績;社會實踐情況(專題社會實踐、教育實習等);學位論文選題及開題報告、發表論文等情況。

考核小組對研究生中期考核情況給出評語,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中期考核成績合格及以上者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不合格者,若存在的問題按學籍管理規定已構成取消學籍的,按學籍管理規定取消學籍;若未達到取消學籍規定的,确定為跟蹤對象,可重新申請中期考核。未通過中期考核的研究生不得進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徑。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學位論文應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達到本學科培養目标所規定的各項要求。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時間進行學位論文工作。學位論文不計學分。

(一)學位論文選題

學位論文選題必須遵循以下要求:

1.專業性。論文選題首先必須符合專業方向和學科培養要求。同時,準确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内涵和特點,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曆久彌新的思想價值;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及現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2.時代性。抓住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中帶有基礎性、導向性和戰略性的重要問題,選擇對行業或學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學術價值或實踐意義并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廣度的課題作為論文題目。重點從三個方面切入:一是與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路線、創新思想有關的重大理論問題;二是人民群衆普遍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三是學界重大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3.創新性。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在研究領域、研究視角、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體現對同類研究課題的新見解。學位論文必須有所創新:①内容新。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及中國化實踐提出的新思想、新問題、新範疇、新經驗中選題;從本學科領域裡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思維、新設計、新方案中選題;②方法新。加強跨學科研究意識,注重本學科研究方法與其他研究方法的結合,努力創新研究方法。③視角新。基于已有的文獻資料,拓展新的角度去挖掘新意。

4.可行性。學位論文選題要範圍适宜、目标明确,應盡量結合導師的科研課題進行。研究生也可以自選論文課題。研究生選擇不屬于導師研究領域的課題必須事先取得導師同意,并在導師及指導小組指導下進行工作。所有課題都要有立題論證。指導教師應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專長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指導研究生選題。

學院組織專家組對研究生選題進行甄别,提出改進和完善意見,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充分吸收專家組合理意見,确定選題。

(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碩士研究生一般于第三學期内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内容應包括:拟選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内外研究綜述、研究動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特色與創新、預期達到的結果、水平;論文工作安排;進行該選題研究可行性等。研究生應在開題報告會上廣泛聽取意見,由導師組集體審定後确定是否通過開題。開題報告通過後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寫作階段。

(三)科學研究

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拟定學位論文工作計劃。為保證碩士學位的授予質量,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後方具有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對申請提前答辯的優秀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要求以學校規定為準。

(四)學位論文工作

1.學位論文規範

1)學位論文是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注重文獻查閱及其綜述,調研數據處理、邏輯思維與理論分析、論文寫作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求嚴謹、求實、求真、求新。

2)學位論文一般應包括:①目錄;②中英文摘要(包括研究意義和目的;研究方法;論文主要内容和結論的概括;成果的價值);③緒論(研究的背景與意義、國内外研究綜述、發展動态、研究的内容、方法與思路,研究的創新與特色等)④正文;⑤結束語;⑥參考文獻;⑦緻謝;⑧附錄,包括不宜寫入正文的調查問卷、原始表格等。

3)學位論文要求正文部分不少于30000字,并撰寫600~1000字的論文摘要,中、英文各一份。

2.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中期檢查與考核由學位點組織,由導師組等相關人員組成檢查小組負責實施,主要檢查論文進展情況、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等,并提出具體修改要求及建議。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一般在第五學期末進行。

3.學位論文答辯

1)預答辯。每年三月初學院組織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答辯交叉進行,導師回避。預答辯導師組對對所有參加答辯的研究生的論文進行定性判斷,作出通過與不通過的預答辯結論。通過預答辯的送研究生院參加盲審,盲審合格後參加答辯。預答辯沒有通過的,修改後經導師組複診,合格後才能參與盲審。

2)正式答辯。學位論文答辯是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有鑒定的嚴肅的審查論文的重要形式。研究生在完成規定學分和各培養環節的要求的基礎上獲得學位論文答辯資格。

研究生必須在畢業當年4月初前完成學位論文定稿,提交給培養單位進行校内專家評閱,由研究生院送校外3位專家匿名評閱。學位論文盲評須2及以上專家一緻通過,方可參加正式答辯(具體标準參照學校相關規定)。論文答辯一般于5月底6月初舉行。答辯委員會主席必須是校外同行專家。

 

八、畢業與學位授予

(一)畢業

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現合格,修滿本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完成實踐環節與學術活動,達到學校研究生畢業條件,經審查通過,準予畢業并頒發研究生畢業證書

(二)學位授予

士學位論文盲審合格并通過答辯,符合77779193永利學位授予管理規定中該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條件,經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授予法學碩士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