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飛教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中勤勤懇懇,治學嚴謹,知識淵博,所授的課程深受學生歡迎。二十多年來,在教學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專研教材,認真探索教學規律,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内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力争每一節課達到最佳效果。
在教學改革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針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從實際出發制定教學大綱,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第二,精心設計教案,熟悉教案,做到每一節課都基本上脫稿授課;第三,理論聯系實際,如講授社會主義建設這一章節時,通過聯系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實際,闡明正是由于黨中央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吸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堅持實事求是,開拓創新,作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戰略決策,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才使我國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第四;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每學期都帶學生到學校的德育愛國主義實踐基地實習,并給學生作專題報告,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第五,采用多媒體等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任教以來,長期擔任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共産主義運動史、科學社會主義、刑法、刑訴法、民法、民訴法、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是學校擔任專業課程最多的老師之一。
王躍飛教授二十多年來,教學工作年年都是超負荷,至今授課累計已逾1萬個課時,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中,每一節課都認真對待,對所講的内容總是認真備課,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得生動活潑。2008級應用物理專業的李德勝同學說:“王老師的課上得生動幽默,我們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能因材施教,關心每一位學生,有問必答,和藹可親,誨人不倦,認真為學生釋疑解難,對于要考研究生的學生,還專門到考研學生宿舍進行專題輔導,經他輔導的學生已有幾十人先後考上研究生。在教學中,王躍飛老師總是在不斷嘗試教學改革,寓傳道于授業之中,給思想政治理論課增添新的活力。将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貫穿于整個課堂。在教授政治理論課時,對學生進行誠信、弘毅、謙虛、孝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理想、信念等優良品德教育,使學生既學到理論知識,又受到了做人的熏陶。同學們說:“王老師的課,老師不點名,學生都不會缺課,都喜歡聽,收益很大。”由于王躍飛教授多年在教學中摸索出一整套教學規律,掌握了教學的藝術,學生聽他的課是一種藝術享受,所以,王躍飛教授上課幾乎沒有學生缺課的,同時,其它班級的學生也前來旁聽。2009年學校教學名師評選,教學督導團專家一緻肯定王躍飛教授的教學水平。打開學生在校園網對王教授的教學評價和各院系教學秘書曆年召開學生座談會記錄,可以看到每年學生對王躍飛老師的教學評價是很高的。從2006年至2010年在學校教務處質量網上的學生統計表中,對王躍飛教授的評價分平均分為95.4分。2009級學生的評語是“我很喜歡他的上課方式,王老師非常有涵養。”2007級的學生評語是“經典,隻能這樣形容王老師的課。”“王老師博學多才,是我們最敬佩的老師。”2010級的學生評語是“博學多才,生動地讓我們了解枯燥的曆史。”
王躍飛教授多年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主講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2006年評為省級精品課程,主持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08年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在2007年湖南省高校工委專家對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教學評估,在聽了王教授的中國近現代史課程後評價說:“講得非常好!史料豐富,形象生動,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王躍飛教授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教書育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長期的教學中,十分注重培養學生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二十七年的教學工作中,共擔任過五屆班主任,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都取得顯著成績。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将愛國主義、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有機融入教學之中去,使王躍飛教授的課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課,還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王躍飛教授能堅持學習馬克思、列甯、毛澤東、鄧小平的原著和閱讀大量本專業的書籍,二十多年來寫下了十幾本讀書筆記和上百張卡片,共計有四百萬字之多,不斷努力提高學識水平和科研能力。從教學工作開始,就将研究的方向确定為中國近現代史,在《學術論壇》、《理論界》、《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家》、《廣西社會科學》、《青海社會科學》等刊物共發表50多篇論文,其中16篇為國家級核心期刊,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登。參編教材5部,2005年9月出版學術專著《湘鄂西與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研究》,專著《湘鄂西與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研究》獲77779193永利專著三等獎。以上論文和專著都是該同志二十多年來,立足于湘鄂川黔邊區,先後十六次深入湘鄂川黔邊十餘縣調查、收集、整理湘鄂西、湘鄂川黔蘇區和紅二、六軍團的史料,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所有科研成果成為一個方向、一個體系。王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省教育廳科研課題2項,即《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強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及紅二、六軍團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研究》獲2006年校級二等獎,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獲2008年省級二等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獲2009年湖南優秀教學團隊。
學校是造就人才的場所,青年是振興中華的希望。為祖國培養合格的、高質量的人才,這是教師崇高的事業,光榮的職責。王躍飛教授從這種事業心和責任感出發,對學生的感情愈深,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愈親。黃昏中,遇見學生手不釋卷,王躍飛老師叮囑他們保護眼睛;天涼時,看到學生穿得單薄,王躍飛老師催促他們注意添衣,在路上,學生向老師打招呼,王躍飛老師總願和他們聊上幾句。2000年冬的一個夜晚,王躍飛老師走進2000級法律班歐登文同學寝室,往床上一坐,感覺硬邦邦、冷冰冰,發現床上鋪的很薄,于是,王躍飛老師回家從家裡拿了一床棉絮,給歐登文學生鋪在床上。2001級法律班張勝文同學在開學時,因家境貧寒,交完學費後,生活發生困難,王躍飛老師知道後,主動資助該生500元,幫助學生渡過難關。作為學校首席法律顧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數計學院2003級學生陳秀英在校内遇車禍,因陳秀英同學家境貧寒,王躍飛老師主動義務為陳秀英同學進行民事訴訟,肇事司機被迫賠償陳秀英各種費用6萬元,鑒于陳秀英同學生活困難,王躍飛老師還主動給陳秀英同學600元生活費。2007年音舞學院2006級學生羅姚紅被人在網吧砍傷,醫藥費等各種費用一直沒有得到賠償,王躍飛老師義務為羅姚紅進行民事訴訟,為羅姚紅同學追得各種賠償款12萬元,羅姚紅父親還專門寫信給校領導表示感謝。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就是調查研究的過程。深入過細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無論對于教學工作或思想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從教學工作來說,必須經常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态度、知識水平、認識能力,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做到胸中有數,從實際出發。從思想工作來說,必須通過和學生接觸,把握他們的主流,看到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才能對當代大學生作出實事求是的分析,找到通往他們心靈的道路。年輕人自然喜愛生動活潑,因此,除了講課、談心之外,王躍飛教授十分注意參加學生中開展的多樣化的活動。學生邀請王躍飛教授去參加遊藝晚會,王躍飛教授就和他們坐成一圈“擊鼓傳花”。學生邀請王躍飛教授參加“青春詩會”王躍飛教授就向他們朗誦《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2008年春天的一個星期日,王躍飛教授帶學生參觀永順塔卧湘鄂川黔蘇區舊址,并訪問當地農村。有位同學在當天的日記中描述:和老師在一起,時而踏上“長征的小路”,時而挺進在“解放的戰場”。王教授在青年學生中間,處處均做有心人,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收獲,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