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管理,保證學位論文質量,根據77779193永利《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彙編、《77779193永利碩士研究生管理手冊》及《77779193永利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有關規定,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馬克思主義理論2024屆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實施方案。
一、答辯委員會
第一組: 馬克思主義理論
答辯主席:胡藝華 (湖南農業大學)
答辯委員:劉因燦(組長)孫忠良 曾文 孫明英
答辯秘書:黃碧蓉
第二組: 馬克思主義理論
答辯主席:楊小軍 (湘潭大學)
答辯委員:肖映勝(組長)王飛霞 尹慧 周紅果
答辯秘書:朱宸忻
第三組: 學科教學(思政)
答辯主席:李超民(湖南師範大學)
答辯委員:廖金香(組長)楊千裡 曾蓉 胡滿英 滕建華(湘西州教科院)
答辯秘書:楊文卓
二、答辯學生(具體名單附後)
第一組:2021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13人;
第二組:2021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14人;
第三組:2021級學科教學(思政)研究生7人。
三、答辯時間、地點
第一組
時間:2024年5月21日8:30-17:30
地點:一教六樓3044永利集团會議室
第二組
時間:2024年5月21日8:30-17:30
地點:一教五樓3044永利集团會議室
第三組
時間:2023年5月21日8:30-12:00
地點:一教四樓人文學院會議室
四、答辯流程
1、答辯主席宣布答辯程序與要求。
2、研究生按順序依次彙報學位論文情況(5分鐘PPT),主要彙報選題的目的和意義,研究的價值,研究的主要内容、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結論等。
3、陳述完畢後,答辯組成員提出不少于3個問題,研究生進行答辯并做好記錄。
4、全體研究生答辯完畢後休會,答辯組成員進行讨論與評議,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作出客觀評價。
5、複會,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答辯結果。
6、研究生将答辯大緻過程、答辯導師提出的問題及自己答問情況填寫在答辯記錄
表上交給答辯秘書簽名。
7、答辯秘書認真做好答辯會議記錄,整理好相關答辯材料交研究生辦公室。
注:5月20日下午6點前由班級組織統一打印(雙面打印普通裝訂)論文紙質稿一式6份,放到答辯現場按名單順序分配好。
五、答辯組織工作
1、答辯委員會負責答辯工作的領導與組織工作。
2、研究生辦公室負責論文答辯的資格審查、相關材料準備及答辯工作安排協調。
3、答辯小組成員負責答辯的具體實施。
4、答辯委員會負責對研究生答辯情況做出答辯意見與結論。
5、答辯秘書負責做好答辯會議記錄,整理好相關答辯材料交研究生辦公室。
3044永利集团
2024年5月10日
3044永利集团2021級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分組名單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導師 |
研究方向 |
論文題目 |
備注 |
1 |
2021700154 |
白棟 |
何其鑫 |
思想政治教育 |
滕代遠紅色家風研究 |
第一組 |
2 |
2021700172 |
裴翌堯 |
肖映勝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研究 |
3 |
2021700180 |
周汝橋 |
李樂為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民族地區“三治結合”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研究 |
4 |
2021700156 |
陳京奕 |
喻文德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勞動觀視域下新時代美好生活研究 |
5 |
2021700157 |
陳湘韻 |
王飛霞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習近平對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研究 |
6 |
2021700158 |
古權華 |
李洪雄 |
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VR技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策略研究 |
7 |
2021700170 |
乃芳 |
戴林富 |
思想政治教育 |
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重要論述研究 |
8 |
2021700163 |
康珏 |
廖勝剛 |
思想政治教育 |
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設研究 |
9 |
2021700165 |
李嘉琦 |
肖映勝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文化虛無主義的實質及其批判研究 |
10 |
2021700166 |
劉媛媛 |
肖映勝 |
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思政課教學藝術研究 |
11 |
2021700168 |
蒙麗華 |
廖勝剛 |
思想政治教育 |
習近平關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論述研究 |
12 |
2021700169 |
孟偉宇 |
王飛霞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習近平關于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論述研究 |
13 |
2021700159 |
胡夢蝶 |
李樂為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民族地區紅色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對策研究 |
14 |
2021700162 |
金麗玲 |
曾文 |
思想政治教育 |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論斷研究 |
15 |
2021700171 |
歐陽穎 |
秦位強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内涵與當代價值研究 |
16 |
2021700173 |
譚秀華 |
曾文 |
思想政治教育 |
新時代大學生創造精神培育研究 |
17 |
2021700174 |
唐成 |
劉仁貴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習近平“人類文明新形态”重要論述研究 |
18 |
2021700160 |
胡曉芬 |
孫忠良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習近平關于“好老師”重要論述研究 |
第二組 第三組 |
19 |
2021700179 |
張麗 |
劉仁貴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勞動思想及其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啟示 |
20 |
2021700164 |
李貴仲 |
廖金香 |
思想政治教育 |
00後女大學生婚戀觀的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 |
21 |
2021700181 |
朱永炀 |
孫忠良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鄧小平中國式現代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
22 |
2021700175 |
田勝男 |
彭興富 |
思想政治教育 |
新時代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23 |
2021700176 |
王轶姝 |
秦位強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中國共産黨探索人類文明新形态的曆程和經驗研究 |
24 |
2021700177 |
向天嬌 |
廖金香 |
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思政課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研究 |
25 |
2021700178 |
尹倩 |
孫明英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論述研究 |
26 |
2021700155 |
蔡宙 |
孫明英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農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動力機制研究 |
27 |
2021700167 |
魯松婷 |
劉因燦 |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中國早期共産主義者國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
1 |
2021700762 |
陳小琴 |
廖金香 |
學科教學(思政) |
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思政課活動型課堂構建研究 |
2 |
2021700763 |
胡雪媛 |
楊千裡 |
學科教學(思政) |
革命傳統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
3 |
2021700764 |
黃芷馨 |
曾文 |
學科教學(思政) |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勤儉節約精神培育研究 |
4 |
2021700771 |
劉夢可 |
孫忠良 |
學科教學(思政) |
習近平關于家庭家教家風重要論述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研究 |
5 |
2021700779 |
石慧 |
孫明英 |
學科教學(思政) |
脫貧攻堅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研究 |
6 |
2021700791 |
陽源 |
廖金香 |
學科教學(思政) |
高中思政課教師課堂提問藝術研究 |
7 |
2021700795 |
張健 |
肖映勝 |
學科教學(思政) |
習近平“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課教學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