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永利集团2015年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總 結
學院現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一個,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三個二級學科招生。2015年上半年在校生人57人(含兩個往屆未畢業的),下半年59人。其中,2012級學生18名(含同等學力5人),2013級學生20名,2014級學生17名,2015級22名。一年來,學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為核心,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整體規劃、統籌協調、規範管理,确保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質量,現總結如下:
一、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領導及管理不斷加強
1.學院高度重視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将此項工作納入學院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内容。充分認識到學術型學位人才培養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面。抓住機遇,着力深化培養機制改革,加強教學條件建設,統籌規劃,積極促進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2.學院加強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管理,嚴格執行學校研究生培養方案和實施細則,建立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重視構建和形成一支适應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師資隊伍。強化過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包括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各個環節的專業學位質量保障體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學院碩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
3.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意識明确。針對學院研究生“四多一弱”——跨專業的多、在職的多、女生多、調劑的多;科研能力弱——的狀況,深入研究和準确把握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規律,創新培養理念,改革培養模式,确保培養質量。
4.學院加強研究生管理隊伍,包括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長、書記、院級教學督導、研究生秘書等人員齊備,分工職責明确,管理規範,能按時完成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5.每學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妥善處理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确保工作正常運行。每學年召開研究生教育工作計劃、總結會議。
6.建立有、并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和質量評估與監控制度。2015年7月,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學院讨論制定了“3044永利集团碩士研究生培養管理細則”,“3044永利集团學位分委會”、“3044永利集团2015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及錄取工作實施辦法”、“3044永利集团2015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命題小組、保密小組”等機構。為我院的研究生招生、培養和管理等工規範化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證。
二、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發展卓有成效
1.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共有20名教師(包括校内外導師)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的資格。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二級學科點6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二級學科點7人,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點7人。
學院目前導師總數達到2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導師9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者(其中博士9人)14人,占導師總數的80%。年齡結構為:35歲及以下者1人,36-45歲者7人,50歲以上者10人。
學術梯隊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以及專業技術職務結構均較合理。學術隊伍團結協作,學術思想端正、活躍,有能力進行高水平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我院現已初步建成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一支學曆、年齡、職稱分布較為合理,有較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導師信息(職稱和學曆結構)如表所示:
專業 職稱、學曆 |
馬克思主義 基本原理 |
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 |
思想政治教育 |
比 例 |
教 授 |
6 |
5 |
5 |
80% |
副教授 |
0 |
2 |
2 |
20% |
博士 |
5 |
4 |
1 |
50% |
碩士 |
0 |
1 |
5 |
30% |
2.學院嚴格執行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管理制度,且各項制度執行情況好。如學院實行與科研、招生、學生選擇相結合的導師招生制度,以及雙向選擇和調劑相結合的辦法,每位導師每年所指導的學生數原則上控制在1-2人。要求導師應至少每月一次與學生接觸交流,談心,重點針對學業上有困難或專業思想不穩定的學生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建有導師檔案且每年更新完善。導師責任心強,指導到位。
3.導師水平與指導條件進一步提升。圍繞研究生與導師接觸減少、關系冷淡,導師指導力式微、導師責任無法落實等狀況,甚至研究生和導師發生不愉快、關系緊張事情。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成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制約因素。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力得不到體現就會影響培養的質量。
為此,一方面學院注重加強導師師德建設,強化導師責任制。另一方面,不斷提到導師的學術水平,實現導師人人有研究課題且研究經費充足,工作條件好。全部導師中基本上有省部級以上課題。
導師認真負責,保證指導時間,導師數與在學研究生數之比在1:3-4之内。制定3044永利集团碩士研究生與導師雙向選擇實施辦法,師生互選制度完善,師生互選檔案規範、完善。
4.招生工作嚴謹規範有實效。積極進行招生宣傳,招生情況好。2015年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招生中,共有45人報名,17人上線(不含少數民族計劃),經過複試實際錄取23名(調劑6名。1名因工作放棄)。為抓好2016年生源,2015年學院按照研究生處要求分去了河南、山東進行宣傳發動。今年入學考試報名43人。預計調劑生源要好。
三、研究生教學運行管理措施得力秩序好
1.不斷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人才培養方案與個人培養計劃。2015年精心制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培養計劃,在加強基礎的同時突出培養特色和創新性,突出為湖南特别是武陵山片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的方向。培養計劃充分參考和吸收國内同學科、同行專家的經驗和建議。
優化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内容,重視和加強基礎理論、科研、創新思維培養方面的基礎課程教學;保證必要的必修專業課程;加強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和跨學科能力的選修課程。
培養方案齊全、規範,并根據變化及時制訂與修訂培養方案,培養目标定位明确,課程設置科學合理,體現研究生水平以及各學科特色、前沿性、綜合性。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制訂及時,科學合理,執行嚴格。
2.研究生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嚴格有序。嚴格按培養方案教學計劃開課,實施“雙考核制”——教師考核學生、學生考核老師。教學秩序良好;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學生學習到課率高。規定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曠課多,教學秩序差等違紀現象,要求重修。學院制定了教師課程教學考核辦法,定期組織教學及導師指導情況檢查。
3.圍繞培育高質量研究生人才加強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提升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完成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構建了以一級學科為框架,以科研為主導、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2015級研究生按新的培養方案組織教學活動,實行寬口徑厚基礎一級學科培養,加強了以創新能力為主導的培養工作。
加強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建設,申報立項“基層黨建研究生創新基地”。認真紮實做好研究生的實踐教學,組織研究生赴古丈縣默戎鎮毛坪村、花垣十八洞村、芷江調研、參加國内有關學術會議等達50人次。學院組織的研究生暑期“武陵山片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隊被評為學校優秀團隊。2014級研究生陳微湘、陳意如一行參加了全國民族(地區)高校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論壇。
研究生各門課程教學均有教材或講義、課件。每門課程均有規範的教學大綱,按教學計劃開足課程,全年共完成計劃學時3990課時。積極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導師彭興富主持申報教材獲研究生處立項建設。通過教學改革促進研究生發展方式從注重規模發展轉變為注重質量提升;培養模式從注重知識學習轉變為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并重;人才質量評價方式從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轉變為學習期間的學業表現與畢業後的職業發展能力并重。
4.研究生實踐創新工作不斷加強。建立開放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由導師培養為主轉向以導師組或導師團隊為主。創造條件,組織研究生在湘西州農村基層進行調研,探索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研究生教學實踐、社會實踐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檔案資料齊全。要求學生填寫“碩士研究生社會實踐考核表”,學生根據個人所在實踐單位不同其實踐内容也不同,填寫“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考核表”,根據個人的授課地點不同來進行填寫,授課專業應盡量與你本人的專業貼邊。填寫“碩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情況表”,結合今年“中國夢之聲”學術品牌活動,根據個人參加的學術報告地點不同來進行填寫,每人列出5-10個學術活動,寫明時間、地點、主講人姓名及所在單位、報告主題等。實踐管理制度完善,專門制訂了3044永利集团碩士研究生教育實踐管理辦法。
5.進一步加強研究生中期考核。為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培養質量,促進研究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學院于2015年12月對2014級進行研究生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政治表現、品德修養、紀律觀念、社會實踐等情況;學習目的、學習态度和課程學習成績;科學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效果、論文選題及開題報告、發表論文等情況。學院成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負責人任組長,總支書記、研究生導師、教師代表和研究生秘書等5-7人組成的中期考核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具體考核工作,做出綜合評價,提出結論性意見。2014級參加中期考核的11同學情況較好。三位同學未參加。勸退1位。
四、強化監督管理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有保障
1.嚴格選題和開題報告管理程序。嚴格要求導師和研究生準确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内涵和特點,自覺地把研究方向凝聚到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曆久彌新的思想價值;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在學術方面具有創新性,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應密切結合實際,力求解決本領域一些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并立足于現有的資源和條件,結合導師的專長和研究生本人的基礎進行。題目大小适宜,确保在預定時間内完成任務。
2015年12月13日上午,學院分兩組進行2014級開題工作。8位研究生彙報了選題來源。選題依據:(1)研究背景及意義:對所确定題目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應用價值和可能達到的水平,給予充分的闡述;(2)國内外現狀分析:充分分析本研究領域的曆史、現狀和發展趨勢,着重說明該選題在國内外的研究動态和本人對開展此課題研究工作的設想,不少于2000字。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決的主要問題;(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和可行性分析;(3)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4)研究特色和創新性分析;(5)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要求參考文獻數量不少于7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5篇。
加強開題報告程序管理。以三個二級學科為單位,由相關方向正高級職稱以上教師組成8人的開題報告專家評議小組。開題報告會在學院會議室、法管會議室進行。召開開題報告會之前,張貼海報公布開題報告的時間、地點等,并邀請本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參加。開題報告會中,研究生闡述選題來源、選題依據、提出研究的初步研究方案,再有指導教師做必要的補充說明,最後由評議組成員進行讨論、審核。開題報告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和重大修改。依據審核标準對選題适當、論據充分批準論文開題;對存在明顯問題的,限期修改補充,并要求進行重大修改重新開題。12月13日8位同學開題中,4人為通過,但必須重大修改。4人責令重新開題(1.11)。
2.嚴格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管理。申請論文中期檢查的學生必須保證已經完成論文工作的70%。質量要求是:按照學校要求的格式和主要内容編寫,内容主要是介紹與論文相關的工作。對不達标者學院要求重新審查。為檢查研究生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按照學校研究生處的布置和安排,本院于12月13日組織了2013級碩士研究生中期檢查,共19名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檢查,全體導師參加。基本按計劃進行。
中期檢查内容分為三個方面,即完成學分、教育實踐以及科研情況,每位同學就自己兩年半來這三個方面内容的完成情況進行逐項彙報,檢查組專家本着客觀公正、認真負責的态度,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提問等方式重點就同學們課題選題的新穎性,研究方法、數據資料、結果的可靠性,技術路線的可行性及初步結論的科學性等進行了解和點評,在肯定同學們前期所做工作和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也指出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本次中期檢查優秀4位,良好的4位,10位同學問題嚴重。1人未參加檢查。
3.論文評審與答辯組織規範、效果好。為規範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貫徹研究生處提出的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要求,增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學院改革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制度,實施全部盲評制度。要求送出盲評的論文的重複率不得超出15%。我院2015屆16位(上半年11,下半年5)申請答辯的論文全部送出盲評。在兩位論文評閱人評議書中,學位論文盲審效果良好,全部通過。
5月30日,3044永利集团舉行了本院2015屆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吳家慶教授、湖南城市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孟昭武教授應邀作為本次答辯委員會主席。2011、2012級11名申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參加了答辯,2013級18名研究生旁聽了本次答辯。答辯分兩組進行。第一組答辯委員會主席: 吳家慶教授;答辯委員會委員有廖勝剛、呂學芳、彭興富、王躍飛、田筱紅、李樂為、李景軍。答辯秘書鄭流雲博士。第二組答辯委員會主席孟昭武教授;答辯委員會委員: 朱廷岚、肖映勝、戴林富、秦位強、劉興章、陳德祥、陳光明。答辯秘書孫忠良博士。答辯會分别在六樓學院會議室、三樓信息管理學院會議室舉行。學位論文答辯工作組織良好。
積極開展學位論文評優工作,有好的激勵手段。2015年申請答辯的研究生16人中15人順利通過學位論文答辯,1人因論文質量申請創新答辯通過。2人被評為77779193永利優秀畢業論文。
五、學術交流氛圍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顯著
學院組織77779193永利第七屆學術活動節之“中國夢之聲”研究生學術活動,通過“請進來”,邀請清華大學3044永利集团院長艾四林、廣西社科院周志華教授等校外專家來學院講學;此外,本校8位碩導及馬琪、曹素芳老師分别以“十八屆五中全會”、“習近平黨建思想研究”、“新時期中國外交”、“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等為題的14場次,其中研究生占了大多數。每人參加學生活動為6-10次。
研究生科研、學術交流以其開放性、研讨性等特點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我院積極組織研究生申報各級科研創新項目申報。研究生陳微湘、顔福維、黃思思等主持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的《湘西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典型個案調查》項目(編号為14C89,已結題)、77779193永利社科處校級科研項目《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團結進步意識研究——以77779193永利為例》《“論“寬容”對“平等”價值觀建設的意義”》(15JDY006)等課題16項。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廖彥富、陳微湘、薛菁、梁誠嘉等同學發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難與路》(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15.10)《湘西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5,4)《大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探析》(經濟與社會發展,2015,2)等15篇論文。實現了核心期刊的突破。
陳微湘論文《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與民族政策關系研究》在全國民族高校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創新論壇中榮獲一等獎。廖彥富榮獲湖南省第八屆研究生創新論壇77779193永利“武陵山片區扶貧與發展”分論壇論文二等獎;陳意如論文《中國道路與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獲省委講師團“四個全面”征文比賽三等獎。
六、研究生黨團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紮實開展
學院研究生教育網(http:/yjs/)改版上線,成為全校唯一一個院級研究生教育子網站。網站涵蓋學科、專業及導師介紹,提供考研信息、培養新聞和文件下載服務并整合了研究生學籍管理數據庫和考生問答平台等功能。今後将進一步完善研究生課程論文在線提交和課程成績查詢功能,鼓勵各位導師、研究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心得發表在網站上。
研究生教育網站開通标志着我院學科建設朝着信息化又邁進一步,為學院研究生教育品牌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按照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學院評選出研究生2015年評優獎勵、獎學金、助學金工作。廖彥富、陳微湘榮獲2015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顔福維、陳意如、楊兵、向瑞等38人榮獲2015年度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激發了研究生的學習熱情。
學院研究生黨建工作紮實開展,積極學習宣講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研究生黨員在全體研究生中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研究生黨支部引導優秀研究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15年新發展研究生預備黨員3人;研究生預備黨員轉正1人。黨員的發展按規定、按程序,公平、公正、公開。
學院結合所學專業積極開展研究生黨員“三嚴三實”活動,加強理想信仰教育。學院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對研究生進行人生觀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組織研究生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特别是創新論壇學術活動,效果良好。
顔福維等8人在77779193永利第八屆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2個特等獎、3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顔福維獲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優秀組織者”稱号。陳微湘、顔福維、張紫豔等10人次在77779193永利首屆研究生辯論賽中被評為優秀辯手、優秀團隊、優秀獎、優勝獎、優秀組織者。
顔福維、陳微湘榮獲2015年77779193永利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陳意如、張紫豔、顔福維等10人次分别被評為“優秀團員”、優秀研究生幹部、“挑戰杯”辯論賽“優秀組織者”、迎新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學生記者”等稱号。
七、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1.在培養管理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鑒于我院取得碩士學位授權點時間較短,在籍研究生數量較少的情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2.在導師隊伍建設方面,要不斷提高導師隊伍的學術水平,并不斷充實新的師資力量。我院還有一部分碩士生導師未承擔國家級的科研課題,導緻部分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無研究課題支撐,缺乏前沿性和創新性。
3.在學科建設方面,在建設好已有碩士點的基礎上,要創造條件,争取新增創新基地有大的突破。同時,要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形成學科特色。
4.在學術環境建設方面,主要加強學術軟環境的建設,比如多舉辦一些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多和兄弟院校進行合作交流等。
5.在研究生招生生源方面,地方院校研究生招生生源質量問題近年受到關注。研究生初試和複試制度、學生多樣化的考研動機對研究生的生源質量産生影響。要在宣傳發動、提高培養綜合實力和吸引力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