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業

當前位置: 首頁>>招生就業>>招生信息>>正文

3044永利集团202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時間:2024-03-01 作者:  點擊:[]

3044永利集团

202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02312月25

學院簡介

3044永利集团是湖南省高校較早獨立設置直屬學校的二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多年來,學院牢固确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實現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内涵式發展。現有吉首本部和張家界校區兩個教學點。設院辦、研究生辦、教務辦、學工辦、校區辦四個内設部門,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教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機構齊全,設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品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校區思政課等7個教研室。

)辦學思路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為龍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體,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目标,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标準;實施立德樹人工程,構建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知名大學的辦學合作,與清華大學3044永利集团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聘請全國名師為學院客座教授;着眼于時代特征,立足不斷發展的實踐,認真總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經驗,進一步凝煉方向、優化結構、提升質量、規範管理,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健康發展、快速發展,建設省内外知名度較高的3044永利集团。

二)學科專業

學院已發展成為涵蓋研究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教育和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綜合性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已開辦35年。學院承擔的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可靠接班人”主陣地。2005年學院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07年開始招生。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校級重點學科。201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思政2個碩士專業同時招生。2016年,獲湖南省首批重點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機構。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獲批為省一流專業建設點。

)師資實力

學院現有專兼任教師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23人,;碩士生導師20人。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曆、職稱、學科結構合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系“77779193永利優秀教學團隊”,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為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

四)校園文化

學院堅持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弘揚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學院組織各種道德教育、素質教育、教學實踐、文體活動;利用各種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唱響主旋律;開展“創建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學生”活動;舉辦理論學習型社團,提倡大學生牢記校訓、學唱校歌;加強學科競賽、技能訓練以及校報、校刊、宣傳櫥窗等宣傳輿論陣地建設,組建本科生思政園講解對,建有“思政之光”APP。以學院為主建立了77779193永利思想政治教育園,是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立了“中國夢之聲”理論欄目,開展“星火”宣講活動,影響較大。近年學院學生軍事訓練、文化生活、學科競賽各類獲獎100餘項。

辦學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已為黨政機關、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培養了2000多名厚基礎、寬口徑和強能力的教學、科研和管理人才。近年來。本科生、研究生每年科研論文、社會調查報告各類獲獎30餘人次,各級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00餘篇;獲校級以上科研、研究性學習項目40餘項;每年均有免推攻讀研究生名額,參加公務員考試、學生考研錄取率達30%,在校考取博士也實現了突破;近年來學生畢業率、學位率、就業率較高,獲得省級優秀碩士論文1篇。學院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2人,有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領導、優秀教師、教學特别奉獻獎各1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2人,有湖南省優秀共産黨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教育系統“芙蓉百崗明星”各1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7人。學院獲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空間課堂建設項目5個,湖南省精品課程1門,77779193永利精品課程10門;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教育部、湖南省“精彩一課”獎、“精彩多媒體課件”、教學公開觀摩課、優秀調研報告獎等若幹項。近年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0多項,部、省級課題40多項;在《光明日報》《中國高等教育》等核心報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多篇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出版專著18部,主編各類教材、教參等17部;獲省社科成果三等獎5項,省部級優秀論文獎20多項;先後獲77779193永利學科建設先進單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研究生教育培養先進單位、教學管理先進單位、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等稱号。

 

 

 

 

畢業生基本就業質量情況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我院2023屆畢業生66人。其中男生8人,占12%;女生58人,占88%;農村戶口50人,占76%;城鎮戶口畢業生16人,占24%。其中湖南省生源42人,占64%,非湖南省生源24人,占36%。見表圖一:

2023屆畢業生生源分布圖(表圖一)

省份

學生人數

所占比例

湖南

42

63.6%

山西

2

3%

貴州

2

3%

陝西

1

1.5%

新疆

3

4.5%

内蒙古

3

4.5%

安徽

2

3%

河南

3

4.5%

甯夏

1

1.5%

廣東

1

1.5%

四川

1

1.5%

湖北

2

3%

重慶

1

1.5%

我院2023屆畢業生中有11種少數民族的學生,總人數30人,占畢業生的45%。

 

2023屆畢業生少數族統計表(表圖二)

民族

人數

布依族

1

維吾爾族

4

侗族

1

蒙古族

2

苗族

6

土家族

11

回族

1

哈尼族

1

撒拉族

1

瑤族

1

藏族

1

 

 

(二)畢業生就業率情況

截至2023年8月31日,我院2023屆畢業生初次就業57人,就業率86.36%,截至2023年12月25日,我院2023屆畢業生就業61人,就業率92.4%。2023屆畢業研究生就業32人,就業率91.43%.

(三)畢業生就業單位分布情況

我院2023屆畢業生66人中,就業單位性質分布情況是:機關事業單位3人,占5%;公辦學校8人,占13%;民辦學校21人,占35%;企業單位15人,占24%,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有14人,占23%。見表圖三:

3044永利集团2023屆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表圖三)

單位性質

人數

百分比(%)

機關事業單位

3

5%

公辦學校

8

13%

民辦學校

21

35%

繼續深造

14

23%

企業單位

15

24%

 

(四)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

   我院2023屆畢業生26%的同學回生源地就業,其中在湖南就業的同學占已就業畢業生總數的57%,安徽、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南、湖北、江蘇、内蒙、甯夏、青海、山西、陝西、天津、新疆、重慶等地分别占3%、5%、2%、3%、2%、2%、5%、3%、3%、2%、2%、3%、2%、2%、2%、2%。見表圖四

 



  

2023屆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表圖四)


(五)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和分析

1.畢業生問卷調查情況

2023年9月至12月,我院對2023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了抽樣跟蹤調查,發放調查問卷58份,收回有效問卷49份。

有效抽樣調查的49名畢業生中,就職單位分布為:機關單位3人、公辦學校6人,民辦學校17人,企業單位9人,繼續深造的 14人。

2.畢業生月收入情況調查

抽樣調查的畢業生49人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71%,5000元以上的。見表圖五:

 

3044永利集团2023屆畢業生抽樣調查月收入情況(表圖五)

月收入

單位

性質

2000元以下

2000-3000元

3000-5000元

5000元以上

公辦學校

-

-

6

-

民辦學校

-

-

-

17

企業單位

-

-

5

4

繼續深造

14

-

-

-

機關事業單位

-

-

3


 

3.畢業生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情況調查

有效抽樣調查的畢業生49人中,對目前工作“滿意”的15人占31%,“比較滿意”的 25人占51%,“不太滿意”的 7人,占14%,“不滿意”的2人占4%。見表圖六:

 

畢業生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調查表(表圖六)

 

4.畢業生對學院就業工作的評價調查情況

有效抽樣調查的49位畢業生對我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評價總體較好,“非常滿意”的10人,占20%,“滿意”的20人,占41%,“比較滿意”的33人,總體滿意率為94%,不滿意的3人,占6%。見表圖七:

畢業生對學院就業工作滿意度評價圖(表圖七)

(六)用人單位問卷調查和情況分析

2023年9月至12月,學院對畢業生就業單位關于畢業生工作情況滿意度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函調問卷10份,收回有效問卷8份。抽樣調查的用人單位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内及附近中部省份。

1.抽樣調查的單位分布

有效抽樣調查的單位共8家,其中事業公辦學校3家,民辦學校4家,機關事業單位1家。見表圖八:

 

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圖(表圖八)

2.抽樣調查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評價

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評價總體較好,對我院2023屆畢業生綜合素質滿意度為91%,其中滿意度最高的是專業素質為95%,其次是思想素質,為93%。見表圖八:

3.抽樣調查用人單位對我院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評價

抽樣調查的8家用人單位對我院的就業工作給予了較好的評價,很滿意、滿意、較滿意分别為6家、1家、1家,滿意率達100%。見表圖九:

 

用人單位對我院就業指導服務工作評價表 (表圖九)

很滿意

6

75%

滿意

1

12.5%

較滿意

1

12.5%

一般

0

0%

不滿意

0人

0%

(七)畢業生就業趨勢變化

1.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型變化

我院2023屆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别較2022屆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别有一些小的變化,比例增加的有民辦學校和企業。減少的有黨政機關、公辦學校和繼續深造。見表圖十:

 

3044永利集团2023屆畢業生就業單位類别趨勢變化表(表圖十)

類别

2023

2022

趨勢

變化


人數

61人)

占就業人數

比率(%)

人數

46人)

占就業人數

比率(%)


黨政機關

3

5%

3

6.5%

下降


公辦學校  

8

13%

23

50%

下降


民辦學校  

21

34%

3

6.5%

上升


   

15

25%

5

11%

上升


繼續深造

14

23%

12

26%

下降


2.畢業生就業區域流向變化

2023屆畢業生就業區域流向較2022屆畢業生比率增長的主要是異地就業,回原籍就業有所下降,2023屆畢業生26%以上的同學回原籍就業,同時在湖南就業的人數同去年相比有所減少。

 

 

2023年3044永利集团就業創業工作總結

馬克思主義院緊緊圍繞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和不斷提高就業質量的工作目标,按照學校“就業引導辦學、就業衡量辦學、就業促進辦學”的理念,進一步加強就業創業的組織領導,落實就業創業工作“雙一把手”工程。推行就業工作目标精準化、管理精細化、工作系統化的“三化”工作理念,堅持畢業生就業工作“四納入”,充分調動全院師生員工幫助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建立了學院、學工辦、畢業班級三級就業創業工作模式。建立學院與實習學校、基地,學生就業單位的合作關系,同時,加強就業工作研究和人才市場的開拓工作。

(一)強基礎,構建全方位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學院不斷提高就業創業信息化服務水平。不斷加強信息平台建設,積極推進就業創業工作信息化、透明化,學院網站有就業專題欄目,建立畢業生班級QQ群和微信群,使學校、學院的就創業信息快速傳達到每一位畢業生。及時關注國家有關就業創業最新政策和各類信息,及時傳遞給每一位畢業生,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準确的政策指導和充足的就業信息,實現了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化、多樣化,提升了就業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積極拓展就業市場。2023年,學院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寬就業新市場。一是繼續與華鑫教育集團的2所學校(龍山皇倉,花垣華鑫學校)及雅思、吉首市溶江中學、州二民中鳳凰高級中學、古丈一中、辰溪二中、張家界僑輝中學、泸溪二中.湘西州民中等中學保持就業實習和就業培養協議,2023年新增了吉首市第一初級中學、吉首市民族中學為就業實習和就業培養協議單位學生在以上單位可按照學院同一安排進行集中實習,如表現優異,相關單位将會接受優秀實習生優先就業。二是不斷聯系武陵山片區的湖南湘西、貴州銅仁,重慶市轄周邊縣等地拓展就業市場,跟蹤調查畢業生保持與長株潭地區就業市場的聯絡。三是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系,與人文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聯合舉辦師範生院系專場招聘會,先後邀請了6家用人單位來院進行師範類畢業生專場招聘,學生簡曆投遞達到100多份,我院現場簽約學生3人,達成就業意向16人次 。

認真組織宣傳各類校園招聘活動。積極組織我院的學生參加學校舉辦2023屆各類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學院全年舉辦就業教育宣講、就業培訓講座等近10場。

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西部、軍隊就業。學院積極響應學校的号召,鼓勵畢業生到基層、西部、軍隊去就業,作為就業指導課的一項重要内容,把面向基層就業、西部、軍隊就業的相關政策,信息及時傳達給每個畢業生。2023年,一位畢業生報名西部計劃、一位畢業生進入基層黨組織工作。同時,學院加強對基層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實時跟蹤服務,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并給予精神和物質上關懷。

(二)主線,構建全過程就業指導教育體系

第一,學院将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融入入學教育、專業教育、畢業教育之中,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開展了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相關課程講座,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學校編撰的适用性強的《大學生學習與謀職指南》、《大學生求職實用手冊》、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彙編》等指導手冊。輔導員為大一新生講授職業規劃課程。

第二,舉辦學院職業規劃設計大賽,并推薦2022級優秀學生代表學院參加學校職業規劃大賽,2023級全體新生撰寫職業生涯發展報告并參加線上省賽。全年,學院舉行考研經驗交流會、考公經驗交流會等類似就業培訓講座10餘場。

第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審視自我、規劃人生、注重實踐、提升能力。如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求職簡曆設計大賽等活動,由院黨委書記主講,邀請招生就業處、研究生院負責就業創業老師為我院新生開展就業創業指導講座。同時,結合我院專業特點,充分調動團委學生會、“政治傳播工作室”的積極性,結合專業特點開展了一系列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活動,如師範生技能大賽、考研複試指導講座、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經驗分享等。

第四,認真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輔導與咨詢工作,學院召開了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研讨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邀請專業老師、教授、博士為學生指導競賽。

(三)破難點,落實“三扶一幫”就業幫扶政策

我院2023屆畢業生中原建檔立卡貧和低保困難生人數11人,占17%。學院十分重視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工作,構建了“三扶一幫”的就業幫扶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基本狀态數據庫,分類建檔,随時掌握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的動态。一是心理扶持。幫助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就業信心。制定了院領導、輔導員、班主任聯系學生制度,重點對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進行一對一的思想幫扶。教師黨員經常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在擇業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面對面地進行就業推薦和就業指導。二是政策扶持。進一步加大對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的就業扶持力度,加強國家救助困難和少數民族畢業生群體就業工作的政策宣傳,并根據實際制訂了一生一策的幫扶措施。三是經費扶持。落實學校經費扶持制度嚴格将學校下發的困難扶持經費落實個困難畢業生個人。

(四)保強項,加強應屆畢業生考研幫扶指導

我院領導班子非常重視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工作,每年召開考研動員大會,出台《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獎勵辦法》。暑假為考研學子提供住宿,聯絡圖書館自習室,開放學院會議室作為備考自習室等為考研學子提供便利。并對上線進入複試的畢業生進行專場複試指導、對最後錄取的畢業生進行精神物質獎勵。2023年被錄取的應屆畢業生14人,占畢業總人數的22%。

(五)應屆畢業生就業動向

從目前情況分析,應屆畢業生就業思想較前兩年不着急就業的觀念相比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變,因經濟社會環境和就業市場大環境的變化,應屆畢業生開始認識就業形勢的緊張。一方面大多數畢業生在備考研究生的過程中也同時會考慮考取公務員和教師事業編;第二,沒考上研究生的畢業生在家複習繼續準備考研的人數有所減少,大多數畢業生會另謀出路,尋找過渡性工作;第三,對就業單位挑選性的應試情況與之前相比有所緩和,一般1個畢業生報考3-5家用人單位大有人在,但部分畢業生會選擇直接簽署合同或簽署意向協議為自己争取一份保底工作。

學院本年度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及最終就業率較上一年度都有明顯增長。學院領導班子仍然高度重視,針對2024屆就業工作召開黨政聯席會進行了專題研究,采取分類指導的方式一對一聯系2019級學生,針對教師編考試、研究生考試進行指導。學校、學院,輔導員、班主任介紹了許多工作崗位,提升了一部分有就業意願的學生落實就業。但是由于學生考研二戰,六月已經畢業離校等主客觀因素,雖最終就業率達到規定标準,但還有空間可以提升。學院不斷分析、總結,創新工作方式,明年将統籌規劃,壓實責任,力争讓學院就業創業工作再上新的台階。

 

 

3044永利集团

2023年12月25

 

 

關閉